星期一, 11月 07, 2011

香港精神--獅子山?


甚麼是香港精神?有說,香港精神就在獅子山下。

其實獅子山以前叫做虎頭山(獅子老虎的頭看起來都差不多吧),後來英國人租借新界之後,將山峰稱之為 Lion Rock,而本地居民覺得獅子既威猛又不似老虎會傷害人畜,所以樂於採用,虎頭山也就變成了獅子山。

然後獅子山下的土地一一發展,以南的黃大仙、新蒲崗、慈雲山、九龍塘以至九龍城、以北的沙田、大圍,重重城巿圍繞著獅子山而建;昂首的獅子身軀之下,也就是許多基層巿民聚居之地。七十年代末,香港電台的年輕導演們拍的《獅子山下》電視劇,刻劃基層巿民生活,入木三分、深入民心,成為一時經典。

到了許多年以後,香港有一位叫梁錦松的財政司司長,用羅文的《獅子山下》一曲為財政預算案作結,「獅子山精神」正式升上神枱,成為意謂「香港人要同舟共濟奮發向上逆境自強」的「香港精神」。

可是「獅子山下」的生活意義,是否真的等同「為兩餐乜都肯制,前世」?且讓我們重溫,那些年,香港人一起看《獅子山下》的日子。

港台的《獅子山下》,其實絕不是逆來順受的故事。就像後來成為名導演的許鞍華拍的其中一集《橋》,說的就是一條木橋的故事:政府沒有咨詢就把一條木橋拆去,釀成小孩被車撞死的慘劇,外藉記者決意站在小巿民一方,寧願劈
炮亦要揭露真相,終於迫得政府興建一條堅固石橋。在生活艱苦小巿民的對立面的,是那些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官僚、是社會的政策不公和疏忽,而不是其他更弱勢的小巿民。

那其實是大衛和巨人哥利亞的故事,「獅子山精神」本來是大衛為自己為同伴挑戰哥利亞的勇氣,而不是只問三餐不問世事的「香港精神」,因為大衛知道不能只顧自己,「同舟人/誓相隨/無畏更無懼」說的是小巿民,不是官民大團圓。

然而這種只問三餐的「香港精神」誰最喜歡?當然是大魚大肉的哥利亞,恨不得小巿民只顧搵食,不要 complain──所以你明白,為何「獅子山精神」會在梁錦松手上變質了。

(刊於《新Monday》#579)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