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11月 12, 2011

無法反擊民粹 泛民陷困



  區選落幕,人民力量的狙擊行動基本上可宣布失敗。失敗不單是指62個候選人中只有一位尋求連任的當區區議員當選——其實拉雜成軍的空降部隊全軍盡墨,本是意料中事。

本大利小 激進狙擊失支持

  「票債票償」本來的目的,就是要狙擊民主黨和民協,使其落馬(至於誰會勝出,他們並不在乎);但在45位以狙擊為目標而出選的候選人中,只有4人「成功」與民主黨或民協「玉石俱焚」。即使根據人民力量自己訂出的目標,可達標的還不到十分之一,這樣的成績無疑屬於失敗。

  純粹看數字,人民力量的影響並不顯著,盡管在其網上平台及支持者的小圈子中感覺良好,但對社會大眾的說服力遠遜想像,其中較核心的幾位狙擊手所得票數,更全是寥寥數百,有些連選舉按金也拿不回。甚至在一些與民主黨及民協短兵相接的選區,狙擊行動似乎反而鼓勵了更多支持被狙擊者的群眾出來投票,何俊仁對陳偉業一役即為例子,陳偉業甚至因此失去了自己的議席和選區。如此說來,狙擊行動策略錯誤、本大利小,黃毓民自己亦承認其「運動」得不到巿民支持。

  然而人民力量的出現,在區選之後對整個泛民主派又有甚麼啟示?人民力量對其他民主派的攻訐,也許會影響部分泛民主派支持者出來投票給「七國咁亂」的泛民主派的意慾,但觀乎今屆的高投票率,這影響未必很高。換言之,也許我們都高估了人民力量的力量,除了嗓門大之外,對實質的影響其實有限。

保守民粹橫行 恐引泛民右轉

  真正左右選情的,可參考成績不俗的街工、新民主同盟及民主黨部分選區,而公民黨部分有較長時間地區工作者亦在逆境中有一戰之力,反而有四位現任區議員的社民連全軍覆沒,除了顯示出地區工作在區選中是最可靠的實力外,更可能反映了社民連及人民力量的抗爭方法(不論議會內外)在巿民觀感中被進一步邊緣化。

  從社民連主席陶君行在其經營廿年的選區中由上屆贏一千票到今屆倒輸千一票、四年時間出現來回二千多票的差距中,可以看出除了對家用心經營外,陶君行因為其社民連主席身份而遭反感,也許亦是原因。

  建制派在面對泛民主派時,會以地區工作(包括想方設法增加選民人數、種下「鐵票」)蠶食對手根基,並在選舉時動員「嚇人一跳」的人數出來投票,陳淑莊和李永達的敗選就是好例子,二人都拿到比上屆更多的票數,但建制派卻突然得到驚人的額外票數,若非組織出來,很難相信是大量選民突然很討厭公民黨和民主黨,或突然愛上民建聯和自由黨。

  另一方面,「外傭案」和「暴力抗爭」則是建制派對付公社兩黨的撒手鐧,但泛民主派無法提出(或不願提出)可以「入屋」的有效論述抗衡,任由保守甚至民粹論述橫行,實在值得檢討。而更令人擔心的,是連部分民主黨派亦在「If you can't beat them, join them!」的判斷下向右轉,屆時泛民主派的形勢恐怕將更嚴峻。

(刊於11月11日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