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4月 30, 2005

這是誰的媒體?──草根報導新浪潮(上)

  一九九九年,西雅圖舉辦世貿會議,當全世界的主流媒體都集中在示威者和軍警的肢體衝突時,一場媒體革命正在網路上悄悄展開。一個名為Independent Media 的網站,本來只是為西雅圖示威作草根報導(Grassroots reporting)之用,但這個可以讓普通人民變成記者的互動平台,瞬即成為世界各地民間組織的效法對象。在數年間,世界各地成立了數百個以草根報導、 民間記者為核心概念的網上媒體,以文字、圖片、聲音、影象作媒介,建立了一片另類媒體的生存國度。像南韓的獨立媒體OhmyNews,短短四、五年間,就已成為了南韓最具影響力的傳媒之一。
Image hosted by Photobucket.com
   和另類媒體同時出現的,還有Blog。Blog 是 WebLog 的縮寫,中文譯作『網誌』、『博客』或『部落格』,簡單而言,blog就是網上日誌,是個人以時間順序所作的一種記錄。自一九九九年(也是 indymedia.org成立的同年),Pyra Lab 成立了現時的 blogger.com, 由於簡單易用,迅即吸引了許多人加入blogger的行列,建立自己的blog。到現時為止,全世界的bloggers人數已是數以百萬計,而不同的 bloggers 之間亦互相連結,成了一個個或大或小的『部落』。網誌作者在自己的blog上貼上自己喜歡的文章,可以是今天吃了甚麼做了甚麼的流水賬,也可以是圍繞一些 特定議題的看法感受。

  Blogger文化和另類媒體邂逅,立即打得火熱,造就了草根報導的興起及迅速發展。在廣闊無垠的網絡大草原 上,參與傳媒遊戲的門檻比現實世界低得多,像Independent Media 或是OhmyNews這些比較大型的網上媒體網站,開始時所要負擔的亦不過是一台伺服器和數個職員。而技術上的門檻,亦僅限於建立一個互動網頁,而傳統媒 體所必須的編採、排版、校對、印刷等專業技術,則再無足輕重。再退一步來說,即使不懂得做網頁,又不願付出金錢,只需要在網上建立自己的Blog,便等於 建立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小型傳媒。
Image hosted by Photobucket.com
   更重要的是,草根報導的出現,補足了主流傳媒無法涵蓋的空間。在主流傳媒的視野?,草根報導的概念, 本是個不可思議的想法。主流媒體採用的是一種由上而下的管理模式,由主編們決定要報導的題材,分配予受過專業訓練的記者去採訪,成果則再由各級的編輯把關 (Gate-keeping),去蕪存菁,在有限的篇幅?將『真實』報導出來──即使我們都知道,『真實』不但取決於傳媒機構本身的立場和價值觀,透過記 者的眼和筆消化過之後,『真實』往往是只一種迷思。

  『真實』建基於每雙眼如何理解事物,再透過不同的符號(可以是說話、文字、錄像、 圖畫等等)表達出來,表達過程會基於各人的生活背景、文化經驗、在地的個人感受、理據出發繼而表達描繪出來,每個人口中的「真實」最終會夾雜很多複雜因 素,成為傳釋(Interpretation)與再現(Representation),這種經過複雜思考後誕生的東西泛指為文化產物 ((Cultural Product)。在這個意義上,新聞「客觀中立」的迷思,在於它預設了傳媒工作者可以用「局外人」(Outsider)的身份,作客觀、整全的觀察,將 最真實的一面呈現予讀者,而他們也是專門呈現「真實」的權威。

  然而,在歐美以至東南亞國家,主流媒體由於受到多方面政治經濟滲透,加 上科技資訊流通、新聞工作可以變成DIY多重挑戰之下,『專業』的位置愈受質疑,編採制度在金錢至上的商業經營模式之下,也日漸崩潰,『專業權威』這個支 撐著整個傳媒行業的橋頭堡也面臨失守,令世界各地有不少媒體運動(Media Activism)的出現,以草根報導為人民提供另類選擇。


作者:fred、領男
Image hosted by Photobucket.com[本文刊於《E+E》第12期]
更多討論:《獨立媒體》

星期三, 4月 13, 2005

貧窮.社會.教育--貧窮營中,反思貧窮

早前幫公民教育聯席入了『貧窮體驗營2005』當組長,回來以後為獨立媒體寫了一系列報導,既盡了當編輯兼民間記者的義務,又可以將貧窮營的事記錄下來,算是一舉兩得。

Image hosted by Photobucket.com

貧窮.社會.教育--貧窮營中,反思貧窮(一)

  早幾天進了『貧窮營』幫忙當組長,組仔組女們都是中學的學生,由中二到中六不等。三天兩夜的時間內,和組仔組女們認識貧窮、探討貧窮、思考貧窮,自己也有所得著。

  三日兩夜主要包括了五個節目:張超雄談貧窮、從廣告看消費主義、落區考察、模擬社會(soci-game)、勞協介紹社區經濟。其實和中學生談貧窮,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就是:何謂貧窮?...

閱讀全文

貧窮.社會.教育--貧窮營中,反思貧窮(二)

第二天...(上)

第 二天一早,同學們分別到了四個 區(灣仔、銅鑼灣、香港仔、上環)作實地考察。他們都有幾個任務:一,每人只能花十元在午餐上;二,每人要用最多十元購買一樣符合該區主題的零食(灣仔 ──最有人情味;銅鑼灣──最健康;香港仔──最少剝削;上環──最傳統);三,留意所見所聞,訪問遇到的人,然後向其他組作出匯報。...

閱讀全文

貧窮.社會.教育--貧窮營中,反思貧窮(三)

第二天...(下)

  晚上預備的是一個叫模擬社會(soci-game)的 遊戲。遊戲的設計是這樣的:每個人都會分到一張身分證,上面記錄了學歷、身家、工作歷程、收入和支出。場內有不同功能的攤檔,包括學校、勞工處、製衣廠、 地產公司、賭場等,玩者可以在學校交學費考試提升學歷,又可以在勞工處等地方做工賺錢,或者在賭場試試運氣等。遊戲會隨著時間轉變,初時勞工處(代表政 府)會代理全個社會的職位,然後政府開放市場,私營機構出現而且出手比政府闊綽,於是很快所有玩者都投向私營機構的懷抱,而政府亦名正言順取消了公營的職 位。公退私進的結果,就是只剩下私營企業的社會,於是老闆們紛紛降低工資、要求更高學歷、更高質量。最後市民紛紛選擇到賭場賭運氣、挺而走險賣翻版CD、 或向政府領取綜援。...

閱讀全文

貧窮.社會.教育--貧窮營中,反思貧窮(四)

第三天...

第一天的貧窮營,談的是『甚麼是貧窮?』;第二天,談的是『貧窮的成因』,而最後一天,則是『如何解決貧窮問題?』最後一天的早上,主辦單位邀請了
勞資關係協進會的阿含和小黑來談談合作社計劃和社區經濟。在香港推行社區經濟的組織中,勞協是比較有名氣的一個(其他較出名的還有聖雅各福群會和仁愛堂),他們在零一年開設了二手店,互惠市場也在數個月前開業了,同時也印製了叫做『花』的社區貨幣。...

閱讀全文

貧窮.社會.教育--貧窮營中,反思貧窮(後記)

在營內認識了一位熱心的中學老師,原來他是在鏗鏘集看到了有關Inmedia的介紹,然後在Inmedia 上看到貧窮營的廣告,很感興趣,於是主動聯絡主辦單位,為貧窮營擔任義工。...

閱讀全文

星期日, 4月 10, 2005

『隱蔽青年』命名學

Image hosted by Photobucket.com


   早前和朋友討論『隱蔽青年』的問題,其實『命名』也真是一門學問。為一個具有共通點的群體命名,就如將這個群體帶到社會大眾可聚焦的 平台上,以往的老泥妹、暴風少年如是,今天的雙失青年、隱蔽青年也如是。一個鮮明的名稱可以將問題具體化,是禍?是福?

  記得有一個笑話這樣說:一個人問神父:『祈禱時可以抽煙嗎?』神父怒道:『祈禱應該專心一致,怎可以抽煙?』另一個人又問:『抽煙時可以祈禱嗎?』神父則讚賞道:『天父在任何時候都會聆聽你的!』

  同一件事,換個說法,效果可以截然不同;在社會上爭取論述權,對弱勢的一群尤其重要。這就是為何有團體要爭取用『性工作者』代替『娼妓』;要用『同性戀者』代替『基佬』;要用『待業』代替『失業』。我認為字詞可以負面,也可以是正面或中性;就算是負面,也有程度之分。

『隱蔽青年』又是否一個中性的名字?我想這也不過是一個相對的概念。相比於『老泥妹』,『隱蔽青年』當然好一點;相比『雙失青年』,『隱蔽青年』又似乎 略帶貶意。『雙失』有一種『失去』的被動含意,青年是受害者,因為他們『失去』了工作和學習機會;『隱蔽』卻帶有一種主動的意味,青年人自己要『隱蔽』, 是他們自己的責任,與社會何干。

  但到底這些『隱蔽』青年之所以隱蔽,有多少是主動去隱蔽,有多少是被迫去隱蔽呢?我們不知道。一個標籤到底是釐清了問題,還是將問題過度generalise?這個尚待大家評論。

   就我自己而言,初時也掉進了『隱蔽青年自甘墮落』的思考陷阱?,想像中這些隱蔽青年都是自己不願出街、上班、上學的一群。但是想深一層,這又似乎不是真 實。如果站在社會工作的角度去看,要助人自助,要尊重案主自決,又應該怎樣去協助他們呢?最簡單的方法當然就是要他們重新投入社會(工作),但如果無視社 會本身存在的缺憾和不公平、無視社會對弱勢青年人壓迫,又真能解決這些青年人的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