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月 31, 2005

出賣大學



  屯門某緊貼大學而建的住宅即將開售,廣告上其中一個主要賣點為『毗鄰大學』、『為物業帶來點點書卷氣息』。原來大學已理所當然地與無敵海景、地鐵站同化,榮升為地產發展商推介商品的賣點──即使誰也說不出到底『毗鄰大學』與『書卷氣息』有甚麼關係。

   這也許是件好事,至少可以為大學挽回一點價值。在政府聲言教育是投資不是開支的同時,大學的價值也隨大眾的論述而變質,一切從錢出發。籌得多錢的就是 好大學;花得少錢的就是好大學;研究賣錢的就是好大學;自負盈虧的就是好大學。甚至,花得起錢吸引好成績學生入學的就是好大學。至於大學的教學是否做得 好、學生是否能在大學得到知識、學習過程是否愉快,卻早已在有關大學的討論中被徹底埋葬。

  財政司司長說人才就是香港的唯一資源,所以 我們要好好投資──就好像中東的油王盤算如何將石油賣個好價錢一樣。於是政府左算右量,為學校、老師和學生 創造出十萬把尺,務求將一切量化,因為只有量化了,才能計算出投資一塊錢可以有多少塊錢回報。為了要大學聽聽話話,政府一手胡蘿蔔,一手執捧子,軟硬兼施 使大學出賣了自主權,也出賣了對大學教育的論述權。政府大有為的投資手段,不但逐漸將大學教育推向商業化,更為大學教育製造出一套以經濟掛帥的準則。

  當成本和效率成為社會論斷大學好壞的唯一標準,大學也只好繼續出賣『多元化』、『學術自由』和『有教無類』,以求繼續生存。為了大學教育而出賣大學教育,就是我們所追求的嗎?

   社會學家陸克斯(Steven Lukes)曾提出權力就是操控他人思想的能力,藉著操控他人的價值觀,使人意識不到自己的真正需要。政府開動宣傳機器,運用手段,為社會灌輸一種以經濟 效益為先的大學管理理念,目的說穿了,就是要借助被洗腦的社會向大學施加壓力,最終卸下對大學教育的承擔。

  既然如此,也難怪政府和地產商也要讓豪華住宅緊貼大學而建了,反正『書卷氣息』可以賣錢,何樂而不為?至於日後因緊貼學生宿舍而產生的噪音問題等等,還是留給住客和大學生自己去面對吧!而出賣大學之後的苦果,又會由誰去承擔呢?


〔寫於二零零四年二月,節錄刊於二月廿一日蘋果日報〕

xxx

後記

  每次經過北宿旁的那片土地(現在已聳立了由六座樓組成的聚康山莊),總會使我有許多感觸。那年驚覺北宿外的荒蕪草地要變成高樓大廈,同 學便迅速地組成了關 注組,發動全校的師生去關注事件、去保?校園。我們無法認同大地產商那種不負責任的態度,只為賺錢,完全置大學、學生和未來住客的福祉於不顧,也無法認同 政府對大學發展需要的漠視。

  我們發起了藍色行動,收集同學簽名、掛巨型banner、搞論壇、搞遊行示威、找過區議員、立法會議員、去過立法會申訴部、甚至『衝擊』美利大廈(東方日報用語)只為見當時還是規劃地政局局長的曾俊華...

  『藍色行動』語意雙關,一是指保衛嶺『』,另外就是反對興建大廈遮去我們的『』色天空。只是身處資本主義社會,要阻止大商家賺錢,真是太太太難了。

  現在每次走在嶺南,看見嶺南四周都是高樓大廈--聚康山莊、?茵庭、富泰?、還有新世界 的新住宅--嶺南只是一個小矮人,卑微地屈服於地產巨人之間。嶺南校歌第一句就是『平原廣闊,瞭近目前,佳氣承遠方;群丘遠繞,亙為障護,奮前莫謂難。』 如今平原不復見,只有群廈壓頂;沒有紅灰精神,只見黑色幽默。


http://lingnanian.tripod.com/blue_action.htm
http://lingnanian.tripod.com/data.htm
http://www.pbase.com/lingnanian/blue_action
http://lingnanian.tripod.com/news.htm

葉蔭聰:虎地:凌空拔高的慾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