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月 31, 2005

請為大學生鼓掌




  理大、城大、浸大、科大和嶺大發起反削資行動,本欲以罷課和熄燈行動抗議政府打算削減對高等教育的承擔,卻換來社會上的一片苛責之聲,仿佛大學生都是不肯共渡時艱的自私鬼。

  這幾年大學削減撥款,早已令各大學,特別是小型大學頭痛不已。以嶺大為例,雖然在教資會的評審報告中有極佳成績,國際評審小組更認為政府應對嶺大增加 資助,以助推行博雅教育。然而與三大的學生人均經常性撥款相比,嶺大連一半也不及(根據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料,港、中、科三大的人均經常性撥款起過二十 萬一人,而嶺大則連十萬也沒有),加上嶺大缺乏賣錢的科研項目,入骨入肉的削款使嶺大的困境雪上加霜。事實上,不只嶺大面對這樣的困境,浸大、教院、城大 和理大也各有難處。大學出盡方法節流,豈能不影響教學質素?減修學分、師生比例增加、教學設施不敷應用,這就是我們投資教育的方法嗎?我們不是說要向知識 型經濟進發嗎?我們不是認為人才才是香港的最大資本嗎?今天省了幾個錢,可是,我們的明天呢?

  然而平均主義早已成為社會的主流,其他項目要減,為何大學生可以獨善其身?有人說大學生自私自利,但請想深一層,現在挺身而出,以行動反對削資的同 學,真的是最大的受害者嗎?他們都快將畢業,削資對他們的影響其實有限,相反,他們畢業之後也要納稅,也將要以大學生微薄的薪水承擔大學教育的開支。既然 如此,為何要搬石頭砸自己的腳?原因只有一個:他們都知道大學教育對社會的重要性,而大學教育需要社會的承擔。大幅削減教育開支,最終受害的是整個社會, 而非今天罷課、抗爭的同學!

  大學不只是一個『讀書』的地方,而是一個『學習』的地方。學習絕不局限於課室,說甚麼罷課不如讀書的人,壓根兒不明白大學的教育模式,也不明白大學的 意義。大學提供學生一個自由的空間,讓他們在當中經過衝擊、嘗試、思考,而學習成為一個個不只有知識、更有思考力和良心的社會公民。今天我們的大學生敢於 為師弟師妹站出來,敢於為母校力爭,這不就是我們一直想見到的大學生嗎?別說你同不同意他們的觀點,光就這種勇氣和熱誠,就值得我們為大學生鼓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