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9月 26, 2011

先退後獻人生下半場

呂大樂的《四代香港人》,成為了許多世代討論的支點。社會討論得最多的,當然離不開第四代──即1976年至1990年出生的一代;但其實書中最重要的,還有第二代──1946-1965年出生的戰後嬰兒一代。「第二代香港人」經歷了香港發展得最快的時代,見證著香港經濟起飛和轉型,也靠著這一代人的共同努力,譜出了「獅子山下」的香港神話。他們這一代,佔據著決定香港社會走向的關鍵位置,「成為了整個香港社會在工商業、政府部門、社會服務的專業、管理、行政核心。」這一代人來到今天,已陸續到達退休的年紀,也意味著他們需要從這些核心位置中退下來,重新思考和改變自己的生活方法。

戰後嬰兒一代成長之際,正是香港百廢待興之時,物質生活雖不豐裕,卻是機會處處,飽讀書的當然可以投身專業界別扶搖直上、低學歷的也可以透過工廠或投身學徒,慢慢走出自己的路。半世紀過去,這些曾在職場上叱吒風雲的人終要退下火線,他們的經驗、才能和人脈等無形資本也將隨之離開工作崗位。退休帶出的問題既是個人的,也是整個社會的。

退休,對個人而言,意味著生活模式的大幅度改變。過去數十年在社會上打拼的日子,許多時不單是為了賺錢養家,其意義超越生存而至生活及個人價值──一個人可以獨立工作、賺錢支持自己甚至家庭的生活,並在職場上發展自己的事業,肯定了個人的價值,工作本身就有實現自我(self-actualization)的功用。一旦離開了工作崗位、無法再從事熟練的工作、亦無法繼續透過有償勞動去肯定自己對社會的價值和貢獻,退休人士容易走向另一個極端,就是懷疑自己、感覺自己一夜間由「有用」成為「冇用」。然而,亦因為退休人士擁有大量資本──除了經濟資本,還有人力資本(知識、經驗)和社會資本(人際網絡),若能善用,不但可以對個人有幫助,亦能使社會整體得到益處。

就如前天文台台長林超英,在1949年出生的他是典型的「第二代香港人」精英,大學畢業、公務員、專業人士,他也自言這一代人比較幸運,乘著香港經濟起飛的大浪潮,他的同輩許多也見過世面、閱歷豐富。他在2009年正式退休,離開天文台的工作之後的他無需為生計擔休,因此除了享受生活,更經常馬不停蹄到處演講,分享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對他來說,退休並非人生終結,只要有氣有力,仍可以對其他人作出貢獻。

葉秀華校長是另一位剛退休的人士。和林超英略有不同,她選擇在退休後盡情發展自己的興趣、與友人共同享受,展露出有別於嚴肅校長的另一面。至於較年輕的陳永坤,他於四十多歲就已退休,退休之後重投校園,並從事義務工作,生活之豐富比過去全職工作時有過之而無不及。

根據統計,香港女性的出生時預計壽命達86歲,男性則達80歲,壽命之長,在世上位處前列。在香港,退休後往往仍有十多二十年甚至更多時間,因此有說退休是「人生下半場」,在人均壽命越來越長的時代,退休生活更是政府和每一個人要提早計劃的事。

事實上,香港的人口結構也在慢慢改變,根據統計處對未來30年的人口推算,到了2039年,65歲以上的人口將會達總人口的28%,比現時的13%要多出超過一倍;總撫養比率也會由現時的331到達2039年的625,意思即是屆時勞動人口要支持的被供養人口(包括兒童及長者)將比現時多近一倍。這意味著未來香港將會面臨一連串挑戰,包括在醫療、房屋、老人服務等的資源運用也必須隨之調節,而當中最重要的大概是退休保障。本集《香港故事》的三位主角均屬高學歷、高收入一族,經濟獨立使他們在退休後享有更大的自由和更多的選擇;然而現時的香港,約一百萬長者之中,有近三十萬正領取綜援,屬於貧窮人口。面對未來人口老化的挑戰,強積金成效廣受批評、全民退休保障又付之闕如,貧窮長者的退休生活,恐怕會是另一個折然不同香港故事。

(節錄版刊於9月26日都巿日報)


香港故事(第17輯) 第一集 退休族群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