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12月 25, 2010

社民連的零危機管理

先旨聲明,筆者既非社民連中人,亦絕無意介入社民連的任何黨爭,或評論任亮憲的任何案情或錯對。筆者有興趣討論的是,社民連作為一個政黨,在這次危機中的應對方法──或「沒有」應對的方法。

政治的桃色醜聞,在香港極端保守的政治生態中,從來都殺傷力十足,過去的何偉途、朱培慶、甚至其實連手都沒拖過的甘乃威,都是例子。因此處理桃色問題,務必如黃毓民常掛口邊的「戒慎恐懼,臨深履薄」;一旦處理不好,個別人士政治前途事小,黨的凝聚力和聲譽事大,正如2004年民主黨在立法會選舉(特別是九東選區)便被何偉途一事重創。然而禍兮福所倚,對於已被內鬥折磨得千瘡百孔的社民連,這次本來可以是領導層重建威信、重新團結的好時機,奈何機會卻被輕輕放過,令人扼腕。

任亮憲「出事」之後,連續三天登上了報紙頭版,盡佔版面的都是各方消息,而發言的社民連中人先後有陳偉業、李偉儀、「疑似受害人」林采薇、身處台灣的主席陶君行、前秘書長季詩傑,以及任亮憲自己;先有聲明呼籲傳媒勿未審先判,之後又有會員公開要求任亮憲出席公聽會,否則將其踢出黨,各方消息混亂得無以復加,網上更是互相指罵得天昏地暗。這反映出社民連正完全處於無政府狀態,一方毫無保留地維護任亮憲,另一方則火上加油;主席陶君行的一直缺席更令一個可以向外界展示公道和風度的機會,變成桃色醜聞加上黨內權鬥,外間看來只覺社民連一塌糊塗。

堪稱反面教材

如果陶主席能在事發第一天立刻從台灣飛回香港,站出來主持大局,統一口徑,避免如陳偉業代表社民連輕率地將事情定性為「佢咁多政敵、情敵,我信佢」等做法,既可減少混亂,亦能顯出其主席的威信。雖然任亮憲是倒閣派的頭領,但他既非行委、又非議員,說到底只是一個普通會員,可以在這個層面上將他與黨劃分,避免給予公眾「任亮憲=社民連」的感覺,減低對黨的傷害;但同時要表明會為他提供各種協助、陪他出席記招等,展示社民連對黨員的照顧、對異議派系的風度。而最重要的,是重申尊重法治、「無罪推定」的重要,一切懲罰應在起訴及判決之後再討論。至於在此之前以公聽會為名、踢走任亮憲為實的一類提議,更是陷陶君行於不義,絕不應在這個時間提出。社民連今次事件危機管理之差,不客氣的說句,堪稱本地政治反面教材。

親痛 仇快

其實任亮憲的政治生涯,在此一役中已經十去八九,除非他有媲美葉劉淑儀的政治智慧和基礎,否則很難相信他可以在短期內東山再起,社民連陶君行派系本可以鬆一口氣。但也許局內人都被怒火遮蔽了眼睛,忘記了一個人倒不倒下並不重要,修補裂縫才是關鍵,團結巿民爭取民主才是社民連的宗旨。黃台之瓜,何堪再摘,偏偏自己人卻對之樂此不疲,花生友如我,只能嘆句:親痛,仇快。

(刊於12月22日明報)

1 則留言:

匿名 說...

我100%認同社民連的管理做得差。

但認為陶君行回來,就可以令到各方統一口徑,未免看得太簡單了,如果佢有如此能力,一早就做了。多個月來,陶君行連核心人物(行委+2議員,只有十多人)都控制唔到。就算發出四人聲明後,行委林采薇對任亮憲的指控,可見社民連的領導威信全無...雙方幾個月來已經「殺得眼紅」。

多個月來的爭論,只有長毛先有可能做到真正"有效的危機管理"(大約10月初前),但他選擇了不選擇...

結果?一鼓作氣 再而衰 三而竭

如沙特所言,一個人選擇了「不選擇」的「自由」,那麼他同樣要負上「自由」的「責任」。

最後,純個人觀感,或許不少人認為:「修補裂縫已經無可能,那麼退而求其次,一個人倒不倒下變成了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