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2月 15, 2010

被地產霸權犧牲掉的香港農業

無論是內地或香港,均正面對巨大通脹的壓力。內地剛公布通脹達5.1%,亦有預計香港明年的通脹會超過4%,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食品價格上升,除了因為內地食品價格飈升外,亦因為港元疲弱以致外國入口貨品價格上揚。我們都知道香港絕大部分的食物依賴內地及外國,因此面對食物價格上升的問題,香港幾乎只能逆來順受——本地農業的衰微,注定了我們完全失去對於食物的自主。

香港對於外地輸入食物的依賴,不單反映在價格上,更反映在品質和數量上。香港不是沒有重視農業的時間,1980年代之前,香港前景仍未明朗,殖民地政府視新界為香港的糧倉,耕種、畜牧、漁業均有豐富產量。事實上,放棄自己對食物的自主性,是很冒險的一件事,太平盛世還好,一旦遇上天災或戰爭,沒有食物生產的地方將首當其衝;因此如美國這些國家,即使要大量補貼,亦要維持農業的生產。但在過去30年間,香港的農業生產量直線下降,參與務農的人數大幅減少,許多農地、漁塘及養殖場若不是成了住宅,就是成了廢車場、貨櫃場或爛地。

當我們提到「本土農業」的時候,總會聽到「地少人多」作為拒絕的理由。但這未必是香港農業式微的原因。縱觀新界,仍然有極多土地被荒廢多年,同時卻有許多人想耕作卻難以找到適合農地,要搬新村的菜園村就是一例。新界大量的土地被各大地產商買入,待價而建;事實上香港五大地產商擁有的土地儲備是政府的 3倍,當中大部分是農地,而由於香港並沒有土地閒置稅,地產商囤積農地可謂毫無代價唱最幸福的歌。地產商囤積農地,目的只為改變土地用途建屋,因此毫無誘因租出讓人作耕作之用,甚至寧願對之破壞,令其生態價值愈低愈好。亦因為有地產商出價買地,令不願耕作的地主賣出土地,想耕作的農戶卻要被迫離開,無地可耕。發展到今天,可耕作的土地買少見少,而僅餘的農地亦紛紛面對地產霸權的魔爪;這個政府與地產商一同編寫的劇本,悲劇的主角叫香港農業。

近期社會關注的大浪西灣和南生圍,同樣都是在政府規劃和地產霸權夾擊下的結果。一次兩次成功保衛的背後,還有更多更多被犧牲掉的環境、被浪費掉的土地;而香港人失去的,還有享用更健康更廉價的本地食物、和享受美麗的自然環境的機會。

(刊於12月15日明報論壇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