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12月 04, 2010

民間

每到年尾,民間的文化活動一個接一個,叫人應接不暇。小弟除了有份主辦九龍城書節,早前還為香港獨立電影節的其中兩套電影《在藍》和《那年.春夏之 後》當了一回討論會嘉賓。當中《那年.春夏之後》的導演盧鎮業是一位八六年出生的年輕人,拍的是過去一年在香港一連串的社會運動。

作為一個 社會運動參與者,目睹一幕又一幕熟識的畫面,深覺我們實在無法忽略民間蘊藏的巨大力量。事實上,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裡,隱然可以看見香港正遍布著一個個由下 而上的advocacies,而這些advocacies 不單是新聞鏡頭中衝突場面,更透過文化、藝術、組織和網絡,互相串連,正在交織成一些有趣的東西。

也許說得很玄,但這實在是不能忽略的一個 趨勢,而且應該是一個對我城好的趨勢。香港這個城巿,一直被認為是金錢至上,最大的民間共識就是賺錢搵食──賺錢搵食當然非常重要,但應該不是我們生活追 求的全部,特別是當一個城巿已發展到一個地步,不應固步自封地純以經濟增長為目標。打個比喻,假如城巿是一個身體,在青春期時我們追求身體的發育,要生得 高要長肌肉;但當成長到中年,定義一個人成功與否再非誰體能好,而是一個人是否有內涵、是否幸福。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我們的需要也會隨之改變,正如已發展 國家不應老是帶著第三世界國家心態,把成功等同搞基建、搞盛事,而忽略巿民更廣義的「生活」。

然而,如果當權者執迷,那就唯有由民間大聲告 訴社會需要甚麼。在《那年.春夏之後》之中,我看見以參與社會運動作為發聲的方法;在鏡頭背後,我看見年輕的團隊用藝術和媒體改造社會。在書節過百個地攤 中,我看到創意的火花,和對自主生活的期盼。每件似乎微不足道的事,其實都在改變社會,百川匯流,都是希望可以在我城中,活得更快樂。

(刊於11月29日 AM73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