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0月 28, 2011

單拖家庭 我孤獨但我快樂


以前的老土電視劇,常見一家十多口圍在飯桌吃飯、閒話家常;近年除了劇中的高門大戶(因為通常還包括爭產情仇橋段),這種場景愈益少見,因為實在太過脫離現實。先別說香港樓價高企,四百呎單位的飯廳僅夠四人同枱,有時地方淺窄得轉身也難;也因為核心家庭(Nuclear Family)愈來愈多,以往常見的大家庭(Extended Family)買少見少,三代人甚至與其他親戚同居一屋簷下早非主流。

「核心家庭」指的是有父母子女兩代人同住的小家庭,約佔現時香港家庭中的七成,而這種家庭縮小化亦與香港的住屋情況有互為因果的關係。麥理浩時代政府推行十年建屋計劃,推出可容納過百萬人口的公屋,由於希望可以讓有需要的巿民盡快上樓,公屋均以小單位為主,這亦成為本港同住家庭成員人數下降的原因之一;另一邊廂,無論是居屋還是私人住宅,也素來以中小型單位佔多數。核心家庭愈來愈多、每個家庭成員人數愈來愈少,這已是香港的一個明顯趨勢。

而近年更多人尋求「一人家庭」的生活,特別是家庭中的年輕一代。「一人家庭」聽來矛盾,「一人」又何以「家庭」?然而愈來愈多的年輕一代,未婚,但卻搬離父母居住的地方,追求一個人的生活,加入「一人家庭」的行列。

我一個人住

一個人居住,其實並不簡單。最基本的,是一闊三大、開支大增,由房租到三餐、由電費到寬頻,都要由自己負擔,對於年輕人來說,壓力不小。但換來的,是更多可以自主的時間和空間。以Ron為例,他家住天水圍,與長兄共用一個房間;在樂富的中學教書的他,每日一大早就要出門口,每天的交通一來一回就至少要花上兩個小時,車費也不少。有見及此,他終於決定獨自搬到「城巿」油麻地居住,租下了一個面積百多平方呎的「劏房」,省下時間和車費,換來屬於自己的生活空間。

位處廟街附近的劏房,面積比天水圍的家要小,客廳、睡房和開放式的廚房(實際上只有一個洗手盆),其實都在同一個空間之內,只足夠他一個人居住,但租金卻佔了他的工資約五分之一。雖然省下了部分車費,但每天三餐都由自己處理,而且甚少自己下廚,加上水、電、電話、上網等,加起來也是一筆錢。然而對他而言,卻是甘之如飴,方寸之地不單是容身之所,更是獨立的證明、也是無拘無束的自我空間。

每天放工之後在家中聽聽音樂、靜靜看書,偶爾有三五老友到來一同睇波至通宵達旦、談天說地,這「家」包含的意義其實遠比看上去的大。美中不足的是沒有媽媽的老火靚湯,於是回家探望媽媽、細心品嘗媽媽精心炮製的家常小菜 ── 那過去平常不過的事,如今便成了每周一次的享受。

拒絕方程式

據說,在香港成長都有一條方程式:讀書、考試、升學、工作、買樓、結婚、生子。許多年輕人捱過了前四項,卻未必有興趣跟隨主流步伐,繼續最後三項。當中有人根本質疑買樓、結婚、生子的必要,也有人根本無法負擔高得嚇人的樓價,迫於無奈選擇一人家庭的生活;然而也有人希望在這之前爭取幾年時間,換來自主自由,嘗試更多不同的生活方法。

原因各異,然而共通點是從主流的生活方式中另覓出路。香港社會的貧富差異愈見巨大,青年人的「上樓」機會卻更不及過去,面對居住空間的擠壓和邊緣化,除了大聲疾呼要求改革,唯有變得更靈活,在城巿中找尋安身立命的方法。跳出傳統的思考框框,也許可以迸發出更多可能性,尋到更理想的生活。

(刊於10月24日都巿日報)

香港故事(第17輯) 第五集 一人家庭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