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6月 24, 2011

取締劏房只治標 增公屋治本

奪去4條人命的馬頭圍道大火,令社會關注劏房問題。目前在香港的劏房數目不明,但據專業人士估計,應該不下一萬個單位,即很可能有數萬人正棲身劏房之中。

劏房可以說是籠屋、板間房的「升級版」。它的面積和設施一般較好,因而租金也稍貴,有時百多尺的劏房月租甚至可達4,000至5,000元,呎租不下豪宅。它的租住對象往往不是最窮最窮的一群,而是勉強可以負擔數千元租金、又無法或未能申請公屋(例如青年人或新移民家庭)、卻希望在市區棲身的一群。月租萬元的單位對他們是天方夜譚,三數千元的劏房成了唯一選擇。這些劏房質素參差,部分的安全情況不達標,馬頭圍道肇事單位就是例子。

基層有需要 存在有理由

意外發生後有聲音認為要取締劏房,那實在是忽略了劏房的存在理由。一來如林鄭月娥局長所言,並非所有劏房都違規;二來,則是有頭髮誰想做癩痢——可以住得好一點、安全一點,誰又會想住狹小又安全成疑的劏房?歸根究柢,問題還是在於巿區住宅的「士紳化」。

士紳化(Gentrification)是指一個地區透過重建而使地價上升,較富裕的一群遷入,而低下階層則被迫遷出的現象,而這現象正在香港多個舊區高速發生。無論是巿建局的重建計劃,還是因為強拍條例而催生的舊樓收購風潮,巿區本來供低下階層居住的單位數量愈來愈少。

舊區士紳化 基層被迫遷出

這些重建通常針對數十年樓齡的舊樓,也即是窮人聚居地;拆卸重建的卻絕大部分是中價甚至貴價樓宇,而這些樓宇絕不是原本的居民可以負擔的。居民被掠奪了空間,被迫遷的人為了居住,只有兩個選擇——搬得更遠更邊緣,或是租住更狹小環境更差的單位,例如劏房。

無論是邊緣化還是狹小化,都只會使窮人生活得更艱苦。要知道,居住在巿區對很多人來說不單是感情問題,更是切實的生計問題,因為居住邊緣化意味着要花上更多時間和金錢在交通上,對他們的工作和生活都更不利。劏房、板間房甚至棺材房都是舊區士紳化的副產品,對它們加以取締和管制頂多只能治標,惟有增加對基層巿民的房屋供應、取消現時8成門檻的強拍條例、以及停止士紳化的城巿規劃,才是還基層巿民「空間公義」的治本之途。

(刊於6月24日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