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0月 22, 2010

努力難上流 勿再唱「香港精神」

港鐵的「唔好意思」新廣告,又用上了《獅子山下》作背景音樂,又再一次消費那所謂的「香港精神」。那年梁錦松用了這首歌點綴其財政預算,用「自力更生」、「努力向上」的香港精神作為經濟不景的止痛劑,於是一直被重複使用至今。今年大家常談到八十後,少不免又會把香港精神祭出來,教訓年輕人:香港地充滿機會,要腳踏實地,只要努力就會成功!

工業式微樓價飈 「機會不屬我」

如此說話聽得多,真的令人很沮喪。沮喪,是因為將這些話掛在嘴邊的人,只愛套用個人經歷,而少理社會結構,把好端端鼓勵人的香港精神變成了「何不食肉糜」的風涼話,並把責任都歸咎於個人的不努力。想想,我們正處於一個怎樣的社會?

過去充滿機會的香港地,今天只對部分人才是真實——就是最高學歷、具專業能力的一群,又或是手執資本,矢志以投資炒賣錢搵錢的一群。但對大多數人而言——套用網民常用的一句話——「這些機會不屬於我。」

香港的青年人口,大學畢業的大約只有兩成,有超過一半的人根本沒有接受過專上教育;過去這些低學歷的勞動人口還可以依靠做小販、做工廠、學師等方法,由低層向上爬,或晉升成管理層,或自己經營小生意,成就一個個白手興家的傳奇。然而在工業式微、小販被趕絕、樓價暴升、商場與連鎖店壟斷的今天,過去可以賴以成功的路都被堵塞;當中偶爾會有成功的例子,但大多數的他們都只能夠永沒出頭地為老闆賺錢,金錢、經驗、知識都難有積累。

現在大商場都會開到凌晨時分,經典電視劇的深夜重溫收視也愈來愈高,那是因為放工的時間愈來愈夜,打工仔勤勤懇懇工作十小時,睡前看個電視劇已是最佳消遣。

地產金融受惠 腳踏實地無出頭

但他們努力又如何?這個社會獎勵的是靠錢搵錢的人,而不是生產的人。工資最高的人,不是從事金融,就是從事地產,腳踏實地的人是笨蛋,連一個小小的發水蝸居都買不起。政府說過的發展科技、中藥、以及六大產業,今天都「不存在」了吧,是誰不腳踏實地呢?

又有人常說要放眼祖國,應該回內地找機會,彷彿不肯離開生於斯長於斯的地方就是沒視野不上進。對那百分之二十的大學畢業生而言,走遍全世界都不困難;但那百分之五十以上、沒讀過大學的青年人呢,要他們回內地做甚麼工作呢?還是那句:這些機會不屬於我。請不要把問題再一次歸咎於個人努力,這是結構、是社會機會圚乏的問題。所以煩請別再把《獅子山下》無限loop了,對於許多餐搵餐食餐餐清的人來說,它比粗口更難聽。

(刊於 2010年10月21日香港經濟日報)

1 則留言:

匿名 說...

從來, 努力不一定有成果, 種瓜不一定得瓜, 種豆不一定得豆, 無論付出多少努力, 許多時祇會是徒勞, 昨天如是, 今天亦如是, 然而, 觀乎現時各大財閥壟斷各行各業各個經濟環節, 貧富極端懸殊, 今天的年輕人若要出人頭地, 比以前無疑困難千百十倍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