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0月 22, 2010

別拿學生滿足政治任務

回歸以降,香港就有一把聲音老是認為青年人的「國家認同」不足,因此必須要加強加強再加強國民教育,而最方便的就是由學校裏做起。「國民教育」已連 續4 年在施政報告中有專項介紹,而今年施政報告恐怕最能滿足這種無止境的需索——政府打算於中小學設立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會有考試;又會增加學習《基本法》及 相關內容的時數。除此之外,還會將國內交流團的數量加碼,讓每個學生會有至少一次機會回國內交流。國民教育轉型為愛國主義教育,似乎為期不遠。

「國民」蓋過「公民」

這 種對國民教育的執著,更似是一種威權對青年人無能為力的焦慮。03 年七一青年人蜂擁上街反對23 條,使這種「國民教育不足」的聲音崛起;而今年80 後青年躁動,恐怕也成了要「教育青年更愛國」的理由。掌握意識形態的傳播,用愛國推動青年人的和諧,是內地行之已久的方法;過去香港將國民教育作為公民教 育的一個分支,如今正式妹仔大過主人婆, 「國民」蓋過「公民」。

除卻可以免費旅遊這因素外,到底有多少學生認為自己需要「國民教育」這一 科?或者說,有多少學生認為寶貴的教學時間應該這樣分配?國民教育是一個純粹由上而下的創造出來的產物,其資源雖愈益得到傾斜,卻無法解釋為何「國民」身 分的重要性可以凌駕「公民」及「世界公民」。唯一可解的,就是為了服膺於政治需要,希望透過教育增強愛國意識,而非獨立和批判的思考,或如劉曉波的公民意 識。這種教育方法不但在資訊爆炸的新媒體時代效用成疑,也和通識教育所提倡的思考訓練背道而馳。要滿足政治任務,可否別拿莘莘學子作犧牲品?

(刊於10月20日明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