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4月 28, 2011

《打擂台》受捧 源於香港精神




  《打擂台》在今屆金像獎連奪4獎,成了大贏家,身邊的年輕朋友都為這套本地小本製作吐氣揚眉而狂喜。

  《打擂台》不單是低成本的本地製作,更是香港久違了的青春片——不錯,雖然片中吃重的演員全都年過半百,但它卻是不折不拘的青春片;年輕導演也是排除萬難才拍出這套電影,戲裏戲外都是堅持、理想和熱血,頌揚的可是貨真價實的本土「獅子山下」精神,難怪受到年輕朋友們熱捧。

戲裏戲外 洋溢「堅持」

  《打擂台》說的其實是一個香港故事。泰迪羅賓飾演的師父昏迷30年,梁小龍和陳觀泰飾演的兩位徒兒也一直在病床前守候,然而面對挫敗和傷患,兩人一蹶不振,隱居新界村落。直到一天由黃又南飾演的窩囊青年入村,而泰迪羅賓又突然甦醒,並遇上了把功夫巿場化賺錢的陳惠敏,思想仍停留在30年前的師父不但沒有被時代淘汰,反而重新把徒弟徒孫們的熱血和堅持引發出來。即使徒弟最後敵不過年輕對手,但他傾力一戰後的開懷笑聲,卻使本來清楚的勝敗變得模糊。

  有說導演借功夫說香港電影的故事,我卻覺得這也是香港故事,正是因為我們可以透過過去的價值,重新確立自我。

致命的認真 「要打就要贏!」

  師父封存了30年的心境,竟是現世的一帖清涼散;在習慣了把功夫當成工具、用功夫追求功利的世代,他簡單直接地認為「練武是用來戰鬥的」,練習就要刻苦,要帶着致命的認真,比武的目的就要贏,「唔打就唔會輸,要打就一定要贏」。他不執着於金錢和物質,而執着於武道和原則,就是這麼簡單,也就是這麼簡單地令人熱血沸騰。

  電影訴說着的「我們」,並非以拒絕其他去確立自己,而是以追本溯源去重新建立出來的,是一種具開放性、歡迎挑戰但堅守立場的「我們」,甚至透過直面世界,使自己更清楚自己。這與香港這幾年談的本土意識不謀而合,那種既不願捨棄自我隨波逐流、也非要閉關自守拒絕挑戰的「本土」,在這個仿似身不由己的時代洪流中更應被珍視。

  如果失去了自我,遺忘歷史、捨棄價值,那生存也再無發光發熱的可能了——正如梁小龍最後雖被打敗,他卻沒有失敗,那才是真痛快。

(刊於4月28日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