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2月 05, 2005

請先為貧者去污名



   特首在施政報告強調「扶貧紓困」,並成立扶貧委員會,矢志減少跨代貧窮。由政府出多一點力,多扶社會上的貧者一把,帶他們脫離貧困,相信不會有太多人 反對。只是特首的往績實在不佳,鴻圖大略往往成了死亡之吻,只怕最終貧困不減,卻加速了社會分化,使「共建社會和諧」之路更為崎嶇。

    特首的扶貧策略,主要在「減少跨代貧窮」上落墨,和成立一個由財政司司長主持的扶貧委員會。扶貧委員會班底未成、權責未清、實效未明,暫且按下不談; 「減少跨代貧窮」的具體實踐方法,則是向不同年紀的兒童及青少年提供支援,包括向幼童提行兒童發展先導計劃、向兒童及少年提供語言、電腦、音樂、美術等適 合的課餘學習和興趣活動、和向青少年提供補助及津貼,確保他們不會因為貧窮而失學。

   跨代貧窮,在一個社會流動性高的社會中,根本不成 問題。一個理想和公平的社會,應該能夠提供足夠的階梯,去讓貧苦家庭的子女透過個人努力(當然還有運 氣)去力爭上游、從而提升社會地位。就如一場馬拉松,每個人都可以參加,勝負全看實力。香港現在推行九年免費教育、學費減免計劃、專上學生資助計劃等,似 乎已為為所有參賽者提供了參賽資格,也預備了同等長度的賽道。

   只是提供了參賽資格、預備了賽道,又是否已經足夠呢?如果同一場比賽 中,有些人出賽前先注射類固醇,精力爆炸;有些則已經餓了幾日,手軟腳軟,這又是 否算是一場公平的比賽?又或者有人穿?最新最好的跑步鞋,有人卻要赤腳上陣,原本公平的競爭會否反而加強了社會間的不公平?

   《正義 論》 (A Theory of Justice) 作者John Rawls提到:「社會應是一個互惠合作的團體,而不是一個彼此競爭、弱肉強食的野蠻狀態,所有社會經濟上的不平等必須建立在差異原則下,承認人的差異 性,使較差階級能得到照顧,如此他們才有繼續留在體制內的動力。」

抹黑宣傳的始作俑者

   為社會與經濟上的弱勢社群進行再分配與補償,例如提供「積極差別待遇」,令他們的能力發展不因膚色、性別、殘疾、貧窮等不利因素而遭埋沒,使得他們獲 得較平等的地位,才是真正對社會有利而且符合公義的做法。讓貧窮家庭的孩子擁有一副眼鏡、一台電腦,不等於他們就會出類拔萃--但要是連這些 都缺少的話,要他們回應社會「博覽群書、精通IT」的期望,又會否太強人所難呢?

   需求無窮,資源有限,如何分配資源終歸要配合社會的 期望,即使政府如今抱?的是良好願望,但卻無法彌補過去對貧者、新移民和領取綜援人士的抹黑和對社 會的分化。隨便看看網上的討論區,泛濫?「領取綜援=懶人」、「綜援太多」、「新移民好吃懶做騙綜援」等等論調,卻無視綜援最主要是協助長者及殘疾人士, 因失業而領綜援的個案只佔總數百分之十五、市場工資過低、社會排拒新移民等等事實。如果細心回想這些論調如何被建構,不難發現當天開動宣傳機器,以求達到 目的(削減綜援、拒絕新移民)的始作俑者,其實就是今天高喊扶貧的政府。

  在香港,中產和基層都各有苦處,只因社會流動性和機會都大不如前,貧者愈貧,富者愈富,要維持現有狀況已不容易,向上流動更是愈來愈難。在外有全球資本一體化、內有大地產商壟斷市場的情況下,若政府袖手旁觀,則貧富懸殊在未來只會持續加劇,最終受害的還是整個社會。

讓社會恢復理性討論

   政府扶助貧困兒童這種本來難以非議的善政,竟會引起民間的強烈反彈,可見社會分化程度之高,亦顯示出香港正面對一場新舊意識形態的角力,簡單而言,就 是市場和政府角色的重新調整。遺憾的是,在這場角力中充斥?過多的抹黑和分化,仇恨、偏見、憤怒、無奈等情緒取代了可以互相了解的理性討論,未來亦將會成 為政府扶貧政策的阻力。

  貧窮本身並不難受,最難受的是被標籤和被污名化,這才是對貧家小孩成長最大的影響。政府若要順利推行扶貧政策,第一件事請先為貧者去除污名,讓社會有一個理性討論的空間,否則一邊高喊扶貧紓困,一邊繼續將貧者推向社會的更邊緣處,只會又是罪過一件。

[刊於二零零五年一月二十五日《信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