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深港高速鐵路將會花掉港人669億,是回歸以來開支最大的一次工程,等於政府投入在迪士尼的錢的4倍、足以興建兩條青藏鐵路、舉辦270多次東亞運動 會、或近500次超支嚴重的維港巨星匯,甚至仿效澳門,全港巿民每人獲退回一萬大元。如果這600多億用作投資,以4厘回報計算的話,每年的利息就有26 億。有些官員和支持高鐵的議員,認為鐵路「雖然貴,但是值得」,因為可以接通內地高鐵網,將會商機處處。然而,是否真的值得,卻不能依賴近乎迷信的猜想, 而應進行仔細研究。
預測前景太樂觀 恐負資產
其實已有許多論者指出,政府對於高鐵前景的預測水份太多,很有可能變成一個尾大不掉、要由香港人無止境承擔的負資產。不妨看看政府過去對於交通流量的預測 有多準確:西鐵預計流量有每日34萬人次,結果只有20萬;機鐵預計2011年每天有75,000人的流量,現時只有28,500;深港西部通道預計流量 有28,000,實際只有7,000。還有迪士尼,當年把經濟效益說得天花龍鳳,今時今日卻連官員都指「如此業績,很難找到買家(買迪士尼股份)。」
同樣的事,在一海之隔的台灣正是好例子。台灣的高鐵營運了兩年多,累計虧損已近700億台幣,總欠債達4,000億,負責的台灣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面臨 破產,董事長亦因而請辭。台灣高鐵的客運量不足當初預計的4成,因此即使不計算成本的利息,收支也無法平衡;加上龐大的折舊攤提和債務利息,使高鐵成為台 灣的雞肋,進退失據。
牛津大學經濟地理學教授Ben Flyvbjerg曾就世界上的大型基建項目(Megaprojects)進行研究。他研究了全世界200多個項目,包括公路、鐵路、隧道等,發現絕大部 分工程的事前估算與建成後的結果往往差天共地,原因非常簡單:工程、顧問公司或希望工程上馬的人,往往會以非常樂觀的數字進行估算,務求項目可得到通過。 一旦工程開展,其餘的事便不再重要,一旦結果與預計不符,也能以各式各樣的理由(例如其他配套未齊備、經濟環境轉變,諸如此類)開脫過去,最終往往人人有 責,無人負責。
被疑政治任務 向中央「交數」
回看香港,政府預計高鐵未來將有每日10萬人次的人流量,但今天直通車的流量卻只有9,000人次、每天來港的這個10萬人次的流量是從天跌下來的嗎?又 有多少人會因為有高鐵所以才來香港?如果高鐵只是不計成本、用極廉的價格將其他交通工具的乘客搶去,而所虧蝕的金錢又將由香港巿民承擔的話,哪麼到底有甚 麼人會得益?有人說,高鐵其實是政治決定、政治任務,為的就是要成就曾氏政府的功績,並向中央政府「交數」。我不肯定這些說法是否確實,但那些不斷強調建 高鐵會發達、不建高鐵便會被邊緣化的官員和議員,在我看來更似那些把你全副身家騙去、聲稱只要做場法事便可以保你全家安康的祈福黨——不必講證據、不必談 效益,不要問,只管信,這不是騙案是甚麼?
執筆之時,立法會工務小組委員會剛通過了高鐵工程撥款。立法會議員們,可有負起代議士的責任,為巿民的福祉和公帑把關,謹慎衡量高鐵工程是否必要、669億是 否花得其所?在18號的財委會上,懇請不要再重蹈昔日迪士尼覆轍,以台灣高鐵黑洞為鑑,以香港巿民的利益為先,反對高鐵的撥款!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