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2月 10, 2008

整合、反目?民主黨的路如何走

過去一年,民主黨與公民黨的合併常被說得沸沸揚揚,可是最終只見口水花;反而民主黨與前綫的整合卻早一步塵埃落定。雖然前綫軀殼尚存,但隨着劉慧卿和主要成員蟬過別枝,前綫可謂已完成歷史任務。

卿姐是位公認勤力且議政能力高的議員,然而觀乎前綫過去10年的萎縮,搞組織似乎非其所長,加入民主黨不但予前綫一個得體的落幕,對於卿姐而言,「組織」將成更大助力而非負擔。而這幾年飽受各種出走、退黨、內訌等負面消息影響的民主黨,得到前綫和卿姐的加盟,不但喜得一名高水準的立會女議員,更是一種冲喜,有振奮軍心之效。兩者互補長短,民主黨和前綫的合併,肯定是個雙贏甚至多贏方案,對於山頭林立的泛民陣營而言,亦應是好事。

然而這邊廂兩黨喜成佳偶,那邊廂社民連和公民黨卻水火不容。

社民連的毓民在選戰中就參與功能組別和參與特首選舉炮轟公民黨,泛民之間同室操戈,結果就是或多或少將本有機會勝出的毛孟靜和張超雄拉下馬,有說甚至影響到功能組別的泛民投票率,使莫乃光和黎廣德落選。兩黨在選後罵戰不絕,你罵我沒品,我窒你是藍血人,已到「面不和心也不和」的地步。

泛民勢力地圖更清晰

在社民連而言,選戰如戰場,選舉又不是請客吃飯,况且社民連以攻擊公民黨確立自己形象,兩者屬互相競爭多於追求雙贏,擦槍走火在所難免;但在公民黨而言,要事後一笑泯恩仇,卻也有點強人所難——誰知握手言歡之後,會否又是一記回馬槍?兩黨要重建互信關係,恐怕非一朝一夕可成。

合併和反目之後,泛民之間的勢力地圖更見清晰。公民黨形象理性中產,社民連代表激進草根,民主黨則以地區工作取勝,泛民各派於政治光譜上的位置比2005年清晰得多。然而黃毓民 指下次政改方案推出時「泛民就會四分五裂」,亦是合理推測。江湖傳聞,每有重大事故,陳日君、黎智英、李柱銘及陳方安生4人多會站在同一陣線,在幕後綑綁或團結民主派,05年的政改方案即為一例。如今毓民與黎智英及陳方安生交惡人所共知,要令泛民站在同一陣線比以前更困難,而隨着社民連和公民黨的互不信任,有能力調和及團結泛民主派的人亦愈加難尋。

民主黨重新領導契機

可以想像,當政府再推政改方案,泛民討價還價的最大本錢在於23名議員間的團結。一旦有人人心思變,想以成為關鍵少數奪取政治能量,便極易出現泛民間互相指摘、互搶道德高地的亂局;泛民自亂陣腳,得益最終必是政府。此時,民主黨應可扮演更強的中介調和角色,而處理公民黨與社民連間的矛盾,以及團結泛民陣營中的獨立及「一人黨」議員,亦是整個民主黨和民主派面對未來挑戰的當務之急。

合併和反目,正正是民主黨重建其民主派領導位置的重要時機;民主派再沒有進一步分裂的本錢,民主黨務必要對自己的重要有所自覺和承擔。

(刊於08年12月8日明報論壇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