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月 31, 2005
香港人,你為甚麼生氣?
讀過一篇文章,叫我印像深刻,那是龍應台的《中國人,你為甚麼不生氣?》
寫作的背景是二十年前的台灣,那時候的龍應台剛從德國回到台灣,尚未斐聲華文世界的她被台灣人的懦弱、自私和怕事嚇壞,於是一聲『中國人,你為甚麼不生氣?』,在台灣社會燃起了燎原野火。
龍應台寫得好:『你怎麼能夠不生氣呢?你怎麼還有良心躲在角落?做「沉默的大多數」?』因為怕事和懦弱,連自掃門前雪的勇氣也沒有,終於只好偷偷?在 家中,一邊埋怨一邊自吃苦果。最叫人印像深刻的還是這句:『你今天不生氣,不站出來說話,明天你——還有我、還有你我的下一代。就要成為沉默的犧牲者、受 害人!』
那是二十年前的台灣,惹得龍應台光火起來,大聲疾呼要國人反思。其實不懂生氣的又豈止台灣人而已?在殖民地管治下的香港,又何嘗不是和台灣人有驚人的相似?
想起了早陣子社會都在討論的核心價值,一大串甚麼『自由民主、人權法治、公平公義、和平仁愛』,還有『誠信透明、多元包容、尊重個人、恪守專業』,那時候,我才驚覺原來香港人都是聖人。
其實,香港人的核心價值不過三個:多搵錢,少說話,莫生氣。
小時候誰沒聽過長輩教晦:『執輸行頭,慘過敗家』;或是邊做邊唱:『鬼叫你窮牙,頂硬上呀!』。萬般皆下品,惟有搵銀高,多講無謂,搵錢最實際。沒有 這一套遇佛殺佛的搵錢理念,沒有今天的資本主義香港。馬照跑舞照跳,鄧伯伯想說的,就是香港人九七後可以繼續搵錢。他知道,其他甚麼都可以不能,不能搵錢 的話,香港人會暴動。
多搵錢之餘,還有少說話。因為話說多了,錢便搵得少了,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總之你有你做,我有我幹,『河水不犯井水』意思其實是『咪阻我發達』。大家少說話多做事,由早忙到晚,一起成就搵錢大業。
但最重要的還是莫生氣。連說話都沒時間,生氣這種費時間傷身體的事更不會去做,有謂『有財不求氣』──『生氣』這個詞語和香港人,從來都沾不上邊。
打從不知何時起,香港就被定性為一個『經濟城市』,而在這個經濟城市?,沒有事情會讓人生氣──除了錢。不過人說『和氣生財』,為了錢,也就不會生氣 了。學者們都說,香港是個難民城市,抱著過客心態來到香港,在借來的地方、借來的時間,專心搵錢改善生活,社會大事自有旁人處理,一切與我何干。況且是自 己祖先不爭氣,今日寄人籬下,還能吃得好穿得好,還有甚麼好怨? 靠自己實力打拼,實幹少埋怨,在是香港人的本色。
獅子山下,同舟共濟,『多搵錢,少說話,莫生氣』的核心價值,造就了七百萬溫柔謙厚的香港人。君不見在殖民地時代,我們都以『政治冷感』為榮?『我政治冷感,不懂政治的!』你看得見,那臉上還帶著一抹自豪的微笑。
這種核心價值背後,其實是一股強大的無力感。無論是今天談得紅火的民主、自由、人權、普選,在殖民地時代又何曾成為過香港人關注的焦點?即使是最貼近民生的問題,香港人也極少願意站出來,向政府或社會大聲提出訴求──也正因如此,才會造就像杜葉錫恩為民請命的救世主。
然而,杜葉錫恩也是金頭髮的。
也許,殖民地時代香港人唯一有過的憤怒,就是八九年的六月四日的屠城事件。百萬人的遊行、黑色的臂帶、悲憤的眼神,滿腔怒憤除了出於人皆有之的惻隱之 心,還帶著一種兔死狐悲的恐懼。這種陰霾揮之不散,一時的怒憤在歲月中沉殿,見證回歸前那些無日無之的政改爭拗,權力被中英雙方你爭我奪,獨遺下香港人在 靜默,靜靜地聽著那些『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偉大構思。
終於,那天來到了。沒有晴朗的一天讓我們從新出發,因為洗雪國恥 的是迷濛夜雨。香港人目送彭督和他的漂亮女兒離開香港,看著解放軍車在雨中駛進城?, 見證米字旗換上了五星旗。即使如此,香港人還是很平靜,生活還是如常。五十年不變,人民早在Day 1就開始實踐,可惜不用五百天,就成了神話。
金融風暴吹過,樓價下瀉,百業蕭條。這當然不能全怪董伯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泡沫爆破也是必然的事。可是緊接而來的一大堆讓人耳熟的詞語:中藥 港、八萬五、高科技港、物流中心、Manhattan Plus...董先生滿腹雄圖大略永遠實現不了,一張接一張空頭支票,透支著香港人的信心和耐性。
信心正是民怨累積的關鍵。當誰也嗅到人民發出的怒氣時,董伯伯政府民望不斷下跌,總有人走出來為他解畫:都是經濟問題──只要經濟搞好了,甚麼都不打緊。他們都以為這是殖民地的管治智慧,準錯不了,可是卻真的錯了;香港人,確實有點不同了。
誰也猜不到會有那麼多人上街。那天在街上的人,都感受到香港人有多憤怒。沙士和廿三條也許是催化劑,真正的導火線是因為信心破產、希望幻滅。在沉點又沉默之後,香港人終於學會了生氣,人民的力量也終被釋放──這是因為我們都吃過了沉默的苦頭。
在酷熱之下,滿街人群當中,我想起了魯迅的說話:不在沉默中爆發,便在沉默中死亡。
香港人,共勉之。
::關於作者::
小學時被六四事件深深震撼,中學時常思索社會問題,後來進了嶺南大學主修社會科學,副修文化研究。現在白天當全職議員助理,晚上在中大兼讀社工碩士課程。喜歡旅行、攝影和遊行,偶像是印度國父甘地。
〔輯錄於Roundtable出版之《後特區啟示錄》(2004)〕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