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月 31, 2005

為獎牌輸入體育外勞 本末倒置



  政府將於年底發表體育政策文件,當中頗受矚目的是輸入內地體育天才兒童計劃。政府建議每年輸入約100名內地體育天才兒童,在他們成長的黃金時期輸入來港。政府也說得坦白,計劃是「走捷徑」,要「五年內提升香港在國際體育賽事上的成績」。

   政府難得如此直率坦白,開宗明義,輸入「外勞」就是為了要多贏獎牌。若光從政策去理解官員們的邏輯,大概是因為香港沒有體育人才,所以乾脆從祖國進口, 成本低、效益高、成效見得快,打造多幾個李靜和高禮澤不成問題。政府的如意算盤打得響亮,但這真的是香港需要的「體育政策」嗎?

   戰國時代齊國的丞相晏子,有一次出使楚國,楚王存心羞辱他,故意將一個犯了盜竊罪的齊國人,押到晏子面前,說:「齊國人本來就善於偷盜嗎?」晏子回答: 「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就是說,橘子樹如果生長在淮河以南,果實就是橘子,但是生長在淮河以北,結出的果實就是枳;齊國人本來不會偷盜,但 到了楚國就成了盜賊,是因為楚國的氣候水土培養出盜賊而已。

  香港之所以「沒有體育人才」,是因為香港600萬 人的血統太差,生不出擅長體育的人;還是因為根本沒有培養出傑出運動員的文化和土壤?即使讓香港接收了祖國的體育小天才,又是否有能力提供比祖國更優秀的 訓練,將他們訓練成才而非糟蹋良才?如果香港真的可以提供如此高水準、能成就出一流的運動員的訓練,那麼何不將資源投放在本地的運動員身上,讓他們以「真 真正正」香港人的身份在世界賽上奪取佳績?要藉運動塑造香港人的身份認同和自豪,不是靠香港製造的「中國B隊」就能達到的。

  這樣的說法,沒有半點歧視中國運動員的意思。只是當體育政策變成了「奧運奪牌」政策——抑或說,當好大喜功的心態披上了華麗的外衣,我們更應對我們的真正需要多作思考。

  推廣體育本是為了強身健體,奧運精神本是追求世界和平;獎牌是對不懈努力的肯定和鼓勵,而非體育的終極目標。當政府為了得到獎牌而推廣體育、以「走捷徑」的方法去推廣體育精神,我們還可以對香港的體育政策有甚麼期望?這真的是我們需要的體育政策嗎?

(刊於二零零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經濟日報)

香港人,你為甚麼生氣?



  讀過一篇文章,叫我印像深刻,那是龍應台的《中國人,你為甚麼不生氣?》

  寫作的背景是二十年前的台灣,那時候的龍應台剛從德國回到台灣,尚未斐聲華文世界的她被台灣人的懦弱、自私和怕事嚇壞,於是一聲『中國人,你為甚麼不生氣?』,在台灣社會燃起了燎原野火。

   龍應台寫得好:『你怎麼能夠不生氣呢?你怎麼還有良心躲在角落?做「沉默的大多數」?』因為怕事和懦弱,連自掃門前雪的勇氣也沒有,終於只好偷偷?在 家中,一邊埋怨一邊自吃苦果。最叫人印像深刻的還是這句:『你今天不生氣,不站出來說話,明天你——還有我、還有你我的下一代。就要成為沉默的犧牲者、受 害人!』

  那是二十年前的台灣,惹得龍應台光火起來,大聲疾呼要國人反思。其實不懂生氣的又豈止台灣人而已?在殖民地管治下的香港,又何嘗不是和台灣人有驚人的相似?

  想起了早陣子社會都在討論的核心價值,一大串甚麼『自由民主、人權法治、公平公義、和平仁愛』,還有『誠信透明、多元包容、尊重個人、恪守專業』,那時候,我才驚覺原來香港人都是聖人。

  其實,香港人的核心價值不過三個:多搵錢,少說話,莫生氣。

   小時候誰沒聽過長輩教晦:『執輸行頭,慘過敗家』;或是邊做邊唱:『鬼叫你窮牙,頂硬上呀!』。萬般皆下品,惟有搵銀高,多講無謂,搵錢最實際。沒有 這一套遇佛殺佛的搵錢理念,沒有今天的資本主義香港。馬照跑舞照跳,鄧伯伯想說的,就是香港人九七後可以繼續搵錢。他知道,其他甚麼都可以不能,不能搵錢 的話,香港人會暴動。

  多搵錢之餘,還有少說話。因為話說多了,錢便搵得少了,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總之你有你做,我有我幹,『河水不犯井水』意思其實是『咪阻我發達』。大家少說話多做事,由早忙到晚,一起成就搵錢大業。

  但最重要的還是莫生氣。連說話都沒時間,生氣這種費時間傷身體的事更不會去做,有謂『有財不求氣』──『生氣』這個詞語和香港人,從來都沾不上邊。

   打從不知何時起,香港就被定性為一個『經濟城市』,而在這個經濟城市?,沒有事情會讓人生氣──除了錢。不過人說『和氣生財』,為了錢,也就不會生氣 了。學者們都說,香港是個難民城市,抱著過客心態來到香港,在借來的地方、借來的時間,專心搵錢改善生活,社會大事自有旁人處理,一切與我何干。況且是自 己祖先不爭氣,今日寄人籬下,還能吃得好穿得好,還有甚麼好怨? 靠自己實力打拼,實幹少埋怨,在是香港人的本色。

  獅子山下,同舟共濟,『多搵錢,少說話,莫生氣』的核心價值,造就了七百萬溫柔謙厚的香港人。君不見在殖民地時代,我們都以『政治冷感』為榮?『我政治冷感,不懂政治的!』你看得見,那臉上還帶著一抹自豪的微笑。

  這種核心價值背後,其實是一股強大的無力感。無論是今天談得紅火的民主、自由、人權、普選,在殖民地時代又何曾成為過香港人關注的焦點?即使是最貼近民生的問題,香港人也極少願意站出來,向政府或社會大聲提出訴求──也正因如此,才會造就像杜葉錫恩為民請命的救世主。

  然而,杜葉錫恩也是金頭髮的。

   也許,殖民地時代香港人唯一有過的憤怒,就是八九年的六月四日的屠城事件。百萬人的遊行、黑色的臂帶、悲憤的眼神,滿腔怒憤除了出於人皆有之的惻隱之 心,還帶著一種兔死狐悲的恐懼。這種陰霾揮之不散,一時的怒憤在歲月中沉殿,見證回歸前那些無日無之的政改爭拗,權力被中英雙方你爭我奪,獨遺下香港人在 靜默,靜靜地聽著那些『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偉大構思。

  終於,那天來到了。沒有晴朗的一天讓我們從新出發,因為洗雪國恥 的是迷濛夜雨。香港人目送彭督和他的漂亮女兒離開香港,看著解放軍車在雨中駛進城?, 見證米字旗換上了五星旗。即使如此,香港人還是很平靜,生活還是如常。五十年不變,人民早在Day 1就開始實踐,可惜不用五百天,就成了神話。

   金融風暴吹過,樓價下瀉,百業蕭條。這當然不能全怪董伯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泡沫爆破也是必然的事。可是緊接而來的一大堆讓人耳熟的詞語:中藥 港、八萬五、高科技港、物流中心、Manhattan Plus...董先生滿腹雄圖大略永遠實現不了,一張接一張空頭支票,透支著香港人的信心和耐性。

  信心正是民怨累積的關鍵。當誰也嗅到人民發出的怒氣時,董伯伯政府民望不斷下跌,總有人走出來為他解畫:都是經濟問題──只要經濟搞好了,甚麼都不打緊。他們都以為這是殖民地的管治智慧,準錯不了,可是卻真的錯了;香港人,確實有點不同了。

  誰也猜不到會有那麼多人上街。那天在街上的人,都感受到香港人有多憤怒。沙士和廿三條也許是催化劑,真正的導火線是因為信心破產、希望幻滅。在沉點又沉默之後,香港人終於學會了生氣,人民的力量也終被釋放──這是因為我們都吃過了沉默的苦頭。

  在酷熱之下,滿街人群當中,我想起了魯迅的說話:不在沉默中爆發,便在沉默中死亡。

  香港人,共勉之。


::關於作者::
小學時被六四事件深深震撼,中學時常思索社會問題,後來進了嶺南大學主修社會科學,副修文化研究。現在白天當全職議員助理,晚上在中大兼讀社工碩士課程。喜歡旅行、攝影和遊行,偶像是印度國父甘地。


〔輯錄於Roundtable出版之《後特區啟示錄》(2004)〕

長毛的權力戰術



  立會選舉後,長毛頓成香港傳媒新寵兒。不論你對長毛的個人觀感如何,也不能否認長毛的顛覆性,配合他「民選尊貴議員」的身分時,會為整個社會帶來新衝擊。事實上,在長毛要求更改誓辭、於國慶酒會內高喊口號的同時,這種衝擊已經開始。

   「長毛」衝擊的背後,並非橫衝直撞的盲目反抗,而是一種旨在顛覆建制、具公民抗命意味的權力戰術(power tactics)。19世紀中期,美國的 著名社會運動家阿倫斯基(Saul Alinsky)在著作《Rules for Radicals》指出,若在社會運動中向當權者施壓時要以弱勝 強,就要運用戰術,例如以超出對手經驗範圍的方法,以威嚇、嘲弄和創意的手法,使敵人恐懼、憤怒和尷尬,最終迫使對手讓步。

  長毛在國 慶酒會高喊口號,並非只為一時衝動。第一次「堂堂正正」進入國慶酒會的長毛,絕對有其他表示抗議的方法,事實上,他早就在自己的留言版提出3 個選擇(不赴宴、赴宴但不在場內示威、赴宴且在場內示威),徵詢網民意見。最後他採取了最少人支持、最令人意想不到,亦最令政府頭痛的方法。政府頭痛不在 於當時如何處理事件,而在於長毛的「不可預測性」。一個不按牌理出牌的立法會議員,超出了政府的經驗以外,也陷政府於一個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今天示威對 象是特首還好,如果明天是胡溫來訪,如何處理「長毛議員」,將教政府頭痛不已!

並非盲目反抗

   事先張揚,故意犯禁,長 毛除了借用了權力戰術的智慧外,更是以公民抗命的意念為軸心。公民抗命就是以非暴力的手法,故意違反一些不合理、不公義的規 則,藉以引起公眾的注意,最後達至改變規則的目的。長毛高調表示要更改誓辭,不但成功吸引公眾的注目,為社會帶出「誓辭是否合理?」的思
考,更是在衝擊 「遵守法例=維護法治」這種港人習以為常的價值觀──現存的法例是否都合理?是否都值得遵守?他在國慶宴會內高喊「平反六四,還政於民」,以質疑國慶的歌 舞昇平,也是同樣道理。這種理念,和他一直在做的公民抗命其實如出一轍,只是形式稍變,但反響更大而已。

  執筆之時,尚未知道長毛能否真真正正得到議員身分,但如果他真能進入議會,政府在面對他的權力戰術和公民抗命理念時,偶一不慎,隨時陰溝?翻船。


〔刊於二零零四年十月七日明報論壇版〕

民主黨 你要中產還是基層﹖



   泛民主派在立法會選舉中取得25席,比去屆多出3席,可是民主黨卻成了選舉大輸家。不單承受了「途涂事件」的衝擊,由立會最大黨變成第3大黨,更因使何 秀蘭墮馬而變成眾矢之的。立會一役,丟了議席,壞了名聲,輸了氣勢,民主黨不能不承認失敗,更不能不忽視改革的必要性。

  九龍東一役, 為民主黨敲響最大的警號。九東選區本來由民主黨和民建聯分庭抗禮,2000年選舉民主黨和民建聯支持率大約各佔一半。而今年民主派加入鄭 經翰和梁家傑兩個新選擇,一個打正旗號代表基層,為民請命,一個形象中產,專業形象深入民心,在今次選戰中共取得民主派陣營七成選票。如果細看每區的票數 分佈,私樓區如麗港城、德福等,梁家傑得票率相當高,可見梁家傑的中產形象深得中產階層支持。鄭經翰的得票則在各區均高企,尤其在舊型屋?更見其優勢。

   反觀民主黨,得票率只佔民主派的三成,得票數目亦只有去屆的一半,當然何偉途事件對選情造成了傷害,但卻不是選戰失利的主因。歸根究柢,是民主黨定位 不清,經濟上缺乏明確的意識形態,純粹靠政治立場作招徠,與其他形象鮮明的民主派對手比較,立即顯得面目模糊,兩面不討好。到底民主黨支持政府干預,還是 擁抱自由經濟﹖要照顧基層,還是要討好中產﹖魚與熊掌,有時不能兼得,想要爭取大多數,反而令自己失去賣點,將選票流向其他民主派。


分裂重組 民主黨須面對


   現在民主黨唯一的優勢,就是地區的樁腳是眾民主派中最多,地區動員能力較強。然而即使如此,和民建聯、工聯會的動員、配票能力相比,還是小巫見大巫, 實在不值得驕傲。而且如果民主黨不作改革,不決斷地重新定位,有潛質的第二三梯隊在缺乏向心力又沒有出頭天的情?下,自然會流向其他民主派陣營,此消彼 長,連最後的優勢也將消失。

  民主黨內已有聲音要進行改革,卻似乎仍然沒有共識、沒有方向,換來只有楊森的一聲「what?」。在追求民主的共同目標下,民主黨除了要確立黨內對經濟政策的意識形態外,更應主動與其他民主派整合,與相近的力量緊密結合。

  分裂和重組,將會是民主黨要面對的問題,同樣亦是民主黨未來的出路。否則獨沽一味只靠「民主」的旗幟,恐怕到了香港民主之日,也就是民主黨衰亡之時。


(文章
刊於九月二十二日明報論壇版)

民主派協調 親者痛 仇者快




  為應付九一二選舉,民主派的協調方案終於出籠。作為一個民主派支持者,對於整個協調結果實在感到失望。失望者,絕非鄭宇碩教授等有心人辦事不力,而是一眾民主派口上雖然要合作、協調,實際上卻是各佔山頭,寸步不讓,令人心淡。

  五區之中,戰情最告急的無疑是九龍東區。九龍東民主派少了司徒華,對手卻有強敵陳婉嫻,此消彼長,莫說要在五席?爭四席,就算三席也是危機四伏。協調 後將出選者有民主黨李華明、胡志偉、民協廖成利和前線陶君行,四人當中只有李華明是現任立法會議員。民主黨在九龍東扎根多年,保住李華明的一席絕無問題, 而有胡志偉在李華明和司徒華的支持下,亦較其他二人有利。相反民協和前線在區內根基薄弱,民調顯示支持也不過三五個百分點,堅持出選,只會分散票源,而難 有勝出機會。

  相反,若由梁家傑出選九龍東,以他的號召力,必能至少取得三席無疑,甚至有威脅民建聯第二席的可能性。況且,梁家傑若在港島出選,其票源與余若薇大致 相同,而分開選區出選則能拓展票源。可惜九龍東區各人寸步不讓,只顧小利而不理大局,即使不懂博奕理論,也可預見最後的三輸局面。

  再看九龍西區的協調方案:由工盟劉千石、民主黨涂謹申、民協馮檢基和再一次空降的公民起動何秀蘭,而對手則是民建聯前主席曾鈺成。民主派坐三望四,若 要取得四席,則必須得到超過八成支持票,而且配票必須成功,絕不容易。何秀蘭多年轉戰各區,勇氣可嘉,是位奇蹟創造者。她的公民起動在灣仔區剛起步,她也 剛當選觀龍區區議員,卻要捨港島而戰九龍西,實在難為了何秀蘭,她肯顧全大局的情操,九龍東的幾位候選人看在眼內,應該感到慚愧。

  協調的本意是要讓民主派爭取最多議席,以求在立法會佔有半數議席,方有向政府討價還價、爭取民主政制的本錢。如今只見民主派各為其所、貌合神離,最終 只會冷了支持者的心,讓親者痛,仇者快。現在距離選舉報名尚有一個月時間,請民主派再看清楚當前形勢,齊心找出一個最有利整個香港民主發展的選舉方案!

xxx

文章寫好還不夠一天,民協廖成利就宣佈放棄出選九龍東選區,並希望梁家傑回九龍東選。政治世界變幻莫測,二十四小時也嫌太久!

哀莫大於心死



  莊子曰:哀莫大於心死。

  心死,因為曾經有希望。也正因有過希望,所以要面對更大的失望,和感受沉痛的絕望。這種失望和絕望,今天的香港人感受得最深。

  有人問,在港英管治時代,有民主嗎?為甚麼當天沒有民主也能活得好好,今天回歸祖國了,卻老是嫌三嫌四。古人說子不嫌母醜,難怪有北大人會責備香港人『不孝』,也有高官要飛身力證自己是個『孝子』。

   道理其實簡單不過:九七前香港是借來的地方、借來的時間,大家沒抱期望之餘,政府的表現也沒叫人失望;九七後有人告訴我們可以當家作主,自己管理自 己,大家滿心希冀,誰知政府卻叫人一次又一次跌眼鏡。當大家突然發覺所謂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的美夢驚醒之後,不但沒有民主,連自由和人權也岌岌可危的時 候,失望也就變成了絕望。

  香港人由沒有期望,到滿心希冀,最後變成絕望,這種打擊不可謂不重。絕望,促使香港人變得更兩極化:一部份 人堅決反抗,堅持要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利 用選票和雙腳,在建制內外繼續抗爭,不滿情緒和對抗程度隨著政府的無能和中央的打壓不斷升溫;更大部份人回歸政治冷感,對所有政治人物均感到失望,對政府 更不存希望。他們沉默,因為哀莫大於心死,強大的無力感使他們對社會參與卻步。然而他們的不滿卻不會隨著心死而消失,負面情緒蘊藏於社會之中,無處宣洩, 或許看似風平浪靜,一旦爆發,卻會一發不可收拾。

  時代會變,人心也會變。香港人經歷了七一大遊行,人民力量已經被釋放,不會因為當權者的主觀意願而消失。當權者無視這股力量,誤會香港人仍然停留在『只要有飽飯吃就滿足』的階段,繼續打壓和施以白色恐怖的話,最後恐怕要付出高昂的代價。

刊於五月廿二日蘋果日報〕

別拿福利主義作擋箭牌




  政制改革的討論發展至今,其中一個常見的論述就是普選會引致福利主義抬頭,導致社會開支大增,拖垮社會經濟,將香港變成一個福利國家(Welfare State),所以香港應該要有『均衡參與』的政治制度,全面普選不可行。

   在香港這個資本主義社會,這種論述確實有其市場。香港人信奉市場經濟,對社會福利一直又愛又恨,尤其在經濟不景時,常將困境歸咎於社會福利太多;每次 削減開支,矛頭必先指向社會福利;但當社會發生慘劇,社會大眾又會歸咎社會福利不足,今日之我和昨日之我總是互相打倒,纏夾不休。

  在 政制改的革的討論中,社會福利竟成了推遲甚至拒絕民主普選的理由,而『福利主義』又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至少,成了大商人們眼中的魔鬼,使他 們如芒在背,坐立不安。只是,大家都沒能搞明白,為甚麼民主會理所當然地變成福利主義?而福利主義又為甚麼理所當然地不好、為甚麼會理所當然地拖垮經濟? 甚麼時候,那些讓人民有尊嚴地生活的社會福利,竟會變成了大商家口中的社會毒藥?還是,所謂『福利主義』只不過是個幌子,其實是既得利益者維護自己優勢的 藉口?

  讓我們再看看現今的香港社會:貧富懸殊,堅尼系數高踞世界首五位;壟斷頻仍,由豬肉到超市到汽油到地產,全都是大商家壟斷下的 生財工具;老人家生活坎 坷,綜援一減再減,醫療收費一加再加;即使經濟復甦,也只見超人榮登亞洲首富的榮耀,鮮見打工仔分享到經濟復甦的成果。當普羅大眾仍活在憂柴憂米的日子之 中,那些『普選禍港』的論調,就如肚滿腸肥的皇帝問:『何不食肉糜?』一樣,荒謬得冷血。

  但這些都不算最奇怪。登上最奇怪論調榜第一 位的是:『為甚麼人多就可以話事?』民主本來就是少數服從多數,多數尊重少數──當然,每天坐在冷氣房的大 商家最希望自己成為可以話事的少數,因為其他人交稅沒他們多,所以嗓門不及他們大。大概,最適合他們的,是小圈子和委任,不是民主。

  可惜,民主是全香港人的福祉所在,香港人也再不願任人擺佈。那些只懂以『福利主義』作擋箭牌的大商家們,還昐你們與時並進,與香港人共同迎接民主的來臨。


〔節錄刊於四月廿四日蘋果日報〕

Photo acquired from: http://pubs.socialistreviewindex.org.uk/sr253/nineham.htm

0371



超過五十萬人在炎炎烈日底下,和平理性地走上街頭,是歷史性的一刻,也是香港人的驕傲。能成為締造這段歷史的一份子,那種自豪感沒法言喻!

  早上十時半便出了家門,做了一些準備工作以後,十二時半左右便來到了中央圖書館後面的球場。大約一時半左右,我們已在球場找了一個位置,作召集嶺南同 學之用。這時中央圖書館附近已有不少參與遊行的人聚集,雖然陽光猛烈,但無損大家的熱情,一批又一批的同學來到,三時左右光是嶺南同學便有近二百五十人, 比當年藍色行動還要多,而且其實還有不少同學沒有和我們一起走,所以今次參與遊行的同學肯定遠遠不只此數。

  由於實在太多太多人,我們要到五時多才能起行,但是移動速度甚緩,因為外面大街早已人頭湧湧,擠得水洩不通。難得的是同學們都很合作,當知道其他擠在大路中間的人更辛苦時,都不介意等待,還能互相鼓勵。我們喊口號、唱歌,直至到五時多才能走進大街加入遊行大隊。

  那時氣溫達三十多度,但我們邊行邊喊邊唱,雖汗流浹背卻不覺疲累,雖烈日當空卻不怕炎熱。初期我們喊的口號還比較保守,因為考慮到有些人或許不願倒 董,所以喊的口號都是有關反廿三和還政於民。但後來發覺原來最令大家興奮的,就是倒董的口號,大家也喊得最落力!一人高喊『董建華』,千萬人齊呼『下 台』,可見這個政府有多得民心!

  最過癮的是花仔在我叫得聲嘶力竭之時,遞上一罐又一罐冰涷啤酒,簡直透心涼、涼透心!

  最終要八時多才走完全程。完成後,整個人有如虛脫,雙肩亦被曬傷,但今天真的很難忘。急不及待回家看電視新聞,看見整個香港島都被人海淹沒,竟然可以秩序井然地完成整個遊行,實在難能可貴--誰說香港人都是自私鬼?今天我看見了最團結、最美麗的香港人!

  我們在這個時代有努力過、有高喊過,即使我們不被重視,但我堅信歷史會公正地評價我們。至少,我們有份一起打造這段歷史!

  唯一的憾事就是政府仍不肯面對人民的聲音。五十萬,是五十萬人啊!有十分一香港人冒著炎熱走上街頭,縱使暴曬幾個小時也在所不計,為甚麼政府可以如此無恥,繼續無視和歪曲我們的聲音?

  這種無恥的政府,最終只會使自己走上末路!


(寫於零三年七月一日晚,五十萬人大遊行之後)

六四.十四




六月四日是個特別的日子。

今晚拿著燭光,向六四事件喪生的英靈致哀時,我想起,六四實實在在的改變了我的生命。
沒有六四的發生,我,大概不是現在的我。
是他們教曉我甚麼叫勇敢,教曉我甚麼叫殺身成仁。
他們也讓我看清甚麼叫殘忍,甚麼叫權力和權力的腐敗。

黃毓民聲嘶力竭高喊的時候,我在想,其他人為甚麼也會到這?來呢?
大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原因,但每個人都在晃動手?的燭光,
茫茫燭海,代表了幾萬個人的心意,幾萬個有心人,
每次看見,都使我很感動。

好美。真的好美。
再一次,我看見了最美的香港人。


〔寫於零三年六月四日晚,六四事件十四周年〕

和平、理性、公民抗命




"An unjust law is itself a species of violence."

不公義的法律本身就是暴力的一種。
"Civil disobedience is the inherent right of the citizen"
公民抗命為人民與生俱來之權利。

──印度聖雄甘地(Gandhi)


甚麼是公民抗命?

公民抗命是透過和平非暴力的手段,故意觸犯一些不合理的法例,藉此引起公眾的注意,喚醒人性中的良知,最後達致社會法例制度的改變。公民抗命者雖然犯法,但他們的手段和目的都是道德的。

公民抗命有甚麼要素?

公民抗命行動的第一個要素是和平非暴力。暴力只會衍生暴力,不會衍生和平,暴力只會將人性中醜陋的成分彰顯,將人變成野獸。公民抗命否定以暴易暴,不以惡報惡,要以善勝惡。故此公民抗命所使用的行動方式如靜坐、遊行、杯葛、不合作、不交稅等等都強調非暴力。

第二、公民抗命是故意觸犯現有的一些法例,是非法、犯法的行為,並願意接受法律的制裁包括入獄。故此,合法的遊行示威、靜坐不能算作公民抗命。

第三、公民抗命是抗議某些不公義的法例,並不針對整個法律制度。公民抗命。不是無政府主義、不是攪革命推翻政府,公民抗命接受並尊重法治,相信現存法律制度及政府政策可以改善。公民抗命是改良的手段,犯法是為了抗議惡法,以諦造更完善的法例為目標。

第四、公民抗命所恃的是人性中的良知、是非道德感。既然相信公道自在人心,以「苦肉計」企圖喚醒大眾的關注,爭取他們的認同,重燃他們心中正義的火炬。

第五、公民抗命必須事前公開表白自己的動機和目的,不存有其他目標,不為私人的利益不利用公民抗命來與政府討價還價、爭取政治本錢。不靠陰謀詭計,強調光明磊落,以王道爭取整個社會的進步。


為何要公民抗命?

有人會認為社會上已有足夠的渠道去反映意見,應給政府時間;亦有人認為為人應該遵守法律,不應蓄意犯法。然而,讓我們看看已故黑人民權鬥士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怎麼看:

"可悲的是,放眼歷史,特權組織很少會自願放棄特權的...我們從慘痛的經驗知道,壓迫者從來都不會自願的解放被化壓迫的人,自由是必須要被壓迫的人主動 爭取的...『等一下吧!』之聲...太耳熟了。『等一下吧!』幾乎就是『永遠等吧!』...『太遲來的公義根本就是沒有公義!』...我認為,若有人出 於良知而違反某條不公義的法律,並願意受罰坐牢,借此喚醒民眾的良知,揭露惡法,其實是表覝了對法律的最高敬意。"

如果沒有公民抗命,印度或許現在仍是英國的殖民地;美國和南非的黑人仍受著強烈的種族歧視和不平等待遇。只有在一個由民眾普選產生的民主體制下,我們才可 以把示威權問題以法律手段處理。在一個缺乏民主的政治體制?,我們不可天真地寄望掌權者大發善心,改良惡法;而從各方面可以看到,香港政府正擴展其威權, 壓制所有反對聲音!由公安惡法和白色恐怖開始,我們的示威權、新聞自由、言論自由、宗教自由等,無一不是岌岌可危!我們往昔自豪於其自由的香港,還存在 嗎?


我們可以怎做?

Martin Neimoller是位德國牧師,曾在二戰時為納粹的階下囚。戰後他出庭作供時,這樣說過:

"當納粹德國首先對付共產黨,我沒有為他們抱不平,因為我不是共產黨員。接著對付猶太人,我沒有為猶太人抱不平,因為我不是猶太人。再接著對付天主教徒,我沒有為天主教徒抱不平,因為我是基督徒。後來他們來對付我,當時我身旁已再沒有人為我抱不平。"

你──仍可無動於衷嗎?

請支持為抗爭差點身陷囹圄的人,也請將你的支持化為行動,以迫使政府正視自由和人權,廢除公安惡法!


參考資料:
"公民抗命", http://home.netvigator.com/~yipsir/newpage15-04.htm
"公安法是政治問題", 作者不詳

〔寫於二零零二年五月,時值警方以公安條例拘捕長毛、盧偉明及馮家強〕

出賣大學



  屯門某緊貼大學而建的住宅即將開售,廣告上其中一個主要賣點為『毗鄰大學』、『為物業帶來點點書卷氣息』。原來大學已理所當然地與無敵海景、地鐵站同化,榮升為地產發展商推介商品的賣點──即使誰也說不出到底『毗鄰大學』與『書卷氣息』有甚麼關係。

   這也許是件好事,至少可以為大學挽回一點價值。在政府聲言教育是投資不是開支的同時,大學的價值也隨大眾的論述而變質,一切從錢出發。籌得多錢的就是 好大學;花得少錢的就是好大學;研究賣錢的就是好大學;自負盈虧的就是好大學。甚至,花得起錢吸引好成績學生入學的就是好大學。至於大學的教學是否做得 好、學生是否能在大學得到知識、學習過程是否愉快,卻早已在有關大學的討論中被徹底埋葬。

  財政司司長說人才就是香港的唯一資源,所以 我們要好好投資──就好像中東的油王盤算如何將石油賣個好價錢一樣。於是政府左算右量,為學校、老師和學生 創造出十萬把尺,務求將一切量化,因為只有量化了,才能計算出投資一塊錢可以有多少塊錢回報。為了要大學聽聽話話,政府一手胡蘿蔔,一手執捧子,軟硬兼施 使大學出賣了自主權,也出賣了對大學教育的論述權。政府大有為的投資手段,不但逐漸將大學教育推向商業化,更為大學教育製造出一套以經濟掛帥的準則。

  當成本和效率成為社會論斷大學好壞的唯一標準,大學也只好繼續出賣『多元化』、『學術自由』和『有教無類』,以求繼續生存。為了大學教育而出賣大學教育,就是我們所追求的嗎?

   社會學家陸克斯(Steven Lukes)曾提出權力就是操控他人思想的能力,藉著操控他人的價值觀,使人意識不到自己的真正需要。政府開動宣傳機器,運用手段,為社會灌輸一種以經濟 效益為先的大學管理理念,目的說穿了,就是要借助被洗腦的社會向大學施加壓力,最終卸下對大學教育的承擔。

  既然如此,也難怪政府和地產商也要讓豪華住宅緊貼大學而建了,反正『書卷氣息』可以賣錢,何樂而不為?至於日後因緊貼學生宿舍而產生的噪音問題等等,還是留給住客和大學生自己去面對吧!而出賣大學之後的苦果,又會由誰去承擔呢?


〔寫於二零零四年二月,節錄刊於二月廿一日蘋果日報〕

xxx

後記

  每次經過北宿旁的那片土地(現在已聳立了由六座樓組成的聚康山莊),總會使我有許多感觸。那年驚覺北宿外的荒蕪草地要變成高樓大廈,同 學便迅速地組成了關 注組,發動全校的師生去關注事件、去保?校園。我們無法認同大地產商那種不負責任的態度,只為賺錢,完全置大學、學生和未來住客的福祉於不顧,也無法認同 政府對大學發展需要的漠視。

  我們發起了藍色行動,收集同學簽名、掛巨型banner、搞論壇、搞遊行示威、找過區議員、立法會議員、去過立法會申訴部、甚至『衝擊』美利大廈(東方日報用語)只為見當時還是規劃地政局局長的曾俊華...

  『藍色行動』語意雙關,一是指保衛嶺『』,另外就是反對興建大廈遮去我們的『』色天空。只是身處資本主義社會,要阻止大商家賺錢,真是太太太難了。

  現在每次走在嶺南,看見嶺南四周都是高樓大廈--聚康山莊、?茵庭、富泰?、還有新世界 的新住宅--嶺南只是一個小矮人,卑微地屈服於地產巨人之間。嶺南校歌第一句就是『平原廣闊,瞭近目前,佳氣承遠方;群丘遠繞,亙為障護,奮前莫謂難。』 如今平原不復見,只有群廈壓頂;沒有紅灰精神,只見黑色幽默。


http://lingnanian.tripod.com/blue_action.htm
http://lingnanian.tripod.com/data.htm
http://www.pbase.com/lingnanian/blue_action
http://lingnanian.tripod.com/news.htm

葉蔭聰:虎地:凌空拔高的慾望

請為大學生鼓掌




  理大、城大、浸大、科大和嶺大發起反削資行動,本欲以罷課和熄燈行動抗議政府打算削減對高等教育的承擔,卻換來社會上的一片苛責之聲,仿佛大學生都是不肯共渡時艱的自私鬼。

  這幾年大學削減撥款,早已令各大學,特別是小型大學頭痛不已。以嶺大為例,雖然在教資會的評審報告中有極佳成績,國際評審小組更認為政府應對嶺大增加 資助,以助推行博雅教育。然而與三大的學生人均經常性撥款相比,嶺大連一半也不及(根據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料,港、中、科三大的人均經常性撥款起過二十 萬一人,而嶺大則連十萬也沒有),加上嶺大缺乏賣錢的科研項目,入骨入肉的削款使嶺大的困境雪上加霜。事實上,不只嶺大面對這樣的困境,浸大、教院、城大 和理大也各有難處。大學出盡方法節流,豈能不影響教學質素?減修學分、師生比例增加、教學設施不敷應用,這就是我們投資教育的方法嗎?我們不是說要向知識 型經濟進發嗎?我們不是認為人才才是香港的最大資本嗎?今天省了幾個錢,可是,我們的明天呢?

  然而平均主義早已成為社會的主流,其他項目要減,為何大學生可以獨善其身?有人說大學生自私自利,但請想深一層,現在挺身而出,以行動反對削資的同 學,真的是最大的受害者嗎?他們都快將畢業,削資對他們的影響其實有限,相反,他們畢業之後也要納稅,也將要以大學生微薄的薪水承擔大學教育的開支。既然 如此,為何要搬石頭砸自己的腳?原因只有一個:他們都知道大學教育對社會的重要性,而大學教育需要社會的承擔。大幅削減教育開支,最終受害的是整個社會, 而非今天罷課、抗爭的同學!

  大學不只是一個『讀書』的地方,而是一個『學習』的地方。學習絕不局限於課室,說甚麼罷課不如讀書的人,壓根兒不明白大學的教育模式,也不明白大學的 意義。大學提供學生一個自由的空間,讓他們在當中經過衝擊、嘗試、思考,而學習成為一個個不只有知識、更有思考力和良心的社會公民。今天我們的大學生敢於 為師弟師妹站出來,敢於為母校力爭,這不就是我們一直想見到的大學生嗎?別說你同不同意他們的觀點,光就這種勇氣和熱誠,就值得我們為大學生鼓掌!

自助旅遊太難了?




自助旅遊太難了?

揹起背囊,拿著地圖,做個自由自在的自助旅行者,大概會是很多人的夢想。可是即使金錢和時間皆充裕,許多人卻寧願跟團而對自助旅遊望而卻步。自助旅遊真的這麼難嗎?未必!

說 回來,到底自助旅遊是甚麼?自助旅遊就是自己設計路線、自己決定行程、自己照顧自己,是一種主動、自由、深刻、慳儉而又充滿詩意的旅行方法。自助旅遊者 都有自己的風格,有人喜歡步行、有人喜歡坐車;有人喜歡城市、有人鍾愛大自然;但大多數的自助旅遊者都是簡樸、慳儉、樂於接觸不同文化和背景的人。自助旅 遊者要為自己的一切負責,包括起居飲食、交通、自身安全等,但他們的回報也更豐厚,不單因為可學會獨立、照顧自己和面對困難,更因為他們將擁有只屬於自己 的旅程。

自助旅遊其實不難。最難的,就是要鼓起勇氣,踏出你的第一步!


自助旅遊貼士:

第一步:認清自己
    甚麼是認清自己?即是首先要知到自己能付出多少時間和金錢,和你到底想在旅行中看些甚麼,得到甚麼。你希望看大自然?民族文化?是攝影之旅,還是打算瘋狂購物?先弄清楚自己想要甚麼,以後的旅程便容易多了。

第二步:搜集資料、決定目的地
     知道自己想要甚麼和負擔能力,再去找相關的資料,應該便能夠決定你的目的地了。要搜集的資料,最基本包括該地的景點、氣候、交通、電壓等等,而想 作深度旅遊的話,更該多看一些與當地歷史、文化、語言、節日,甚至建築、藝術等的資料。對於第一次上路的朋友,更應該早點開始搜隻資料,掌握資料越多,越 能使旅程變得順利和有趣。

第三步:計劃行程和交通
    搜集了足夠資料,便可開始計劃行程。建議不要將你的行程設計得太過緊密,因為在旅程中途更改行程是很常見的事,所以最好決定那些地方必去,那些地方可去可不去,這樣會對你計劃行程比較有幫助。
    
第四步:出發前準備
     接下來就要去準備證件、辦簽証、訂機票/火車票、申請青年旅舍證/國際學生證、購買旅遊保險、更換當地貨幣等。別忘記將你的學生證和身份證也一併 帶去旅行,學生證可以為你省下不少入場費,而你出入境時則需要身份證。也緊記將你的旅遊證件、保險單、身份證、飛機票等影印幾份,一份留給家人,自己則將 再帶一兩份,和正本分開擺放,即使遺失了正本也可以憑副本或致電家人解決問題。
    出發前亦應準備好授權書以備不時之需,和處理好繳交咭數和電話費等問題。亦應先找出當地中國領事館之地址及電話,若發生問題亦能找到協助。

第五步:收拾行裝
     收拾行裝之前,你需要有一個性能良好的大背囊。一般來說,65L左右的背囊已很足夠。選購背囊時最重要是選個揹得舒服的背囊,不需購買十分昂貴的 一類,事實上,揹著一個昂貴搶眼的背囊去旅行也未必是件好事。另外不妨再帶一個小背囊,裝著地圖、外套、相機一類常用物品,平日在旅店落腳後便可以帶著這 個小背囊四處走。最好多帶一本記事簿,記下你每天的行程,它以後可以讓你回味無窮的啊!

第六步:出發
    檢查好一切裝備和證件,便出發吧!在你享受旅程之餘,請緊記要尊重當地文化和愛護自然環境,做個優秀的自助旅遊者!



問:孤身上路還是結伴同遊比較好呢?

答:我自己是比較喜歡孤身上路的,因為可以真正自由地去享受自己的旅程。但對於初次旅行的朋友來說,兩三個人結伴上路的確會比較好,可以互相召應。但在找旅伴時最重要先搞清楚大家的目的和要求,否則...旅行後反目成仇的事也是頗常見的啊...

問:在哪?找資料比較好呢?
答: 有些書本是可以推介的。Lonely Planet 系列的旅遊書是世界知名的旅遊書,當中詳細列明各地的交通、住宿等資料,十分實用。而『藏羚羊』出版社的旅遊書則可謂是中國版的Lonely Planet,十分適合在中國旅遊時使用。另外雜誌《中國旅遊》和《國家地理雜誌 (National Geographic)》每期均對不同地方有深入的介紹,是很有用的參考資料。而在網上亦有不少網頁,例如:

背囊友:http://www.backpacker.f4w.net
新浪網(玩樂旅遊):http://travel.sina.com.hk
 程:http://www.ctrip.com.cn
Lonely Planet Online: http://www.lonelyplanet.com
Youth Hostel Association (YHA): http://www.iyhf.org

問:住在哪?會比較好呢?

答:其實許多自助旅行者都會選擇青年旅舍作為落腳點。在歐、美、澳的許多城市都可以找到宿費相宜且環境不俗的青年旅舍(YHA),和收費可能更低但質素參 差的B&B(Bed and Breakfast) 和 Backpackers’ hostels。這些地方都以價廉和方便吸引從世界各地而來的自助旅行者,故也是交朋結友和搜集消息的好地方。在中國大陸,差不多所有火車站附近皆有不同 收費和質素的旅店,通常都能找到收費廉宜的地方落腳,而在某些城市中也能找到青年旅舍蹤影。

問:應該放甚麼進背囊?呢?

答:作為一個背囊客(Backpacker),應該要盡量將背囊減輕,因為每一件東西都要由你自己去揹著。以下的表格可作參考:

證件 機票/車票/Rail Pass Passports (6個月有效期) +VISA 香港身份證
Visa, Master, A.E. 國際學生證/青年證 國際青年旅舍證
國際車牌 影印本 當地貨幣
港幣/八達通
衣物 內衣褲/紙內褲 拖鞋/涼鞋/波鞋或行山鞋 頸巾
冷手套 帽/冷帽/頭巾 T-shirt/長袖衛衣
短褲/長褲 外套/羽絨/Gore-Tex 襪
洗衣粉 尼龍繩 衣夾
個人用品 牙膏、牙刷 梳子 毛巾/手巾
洗頭水、護髮素 沐浴露 太陽油
指甲鉗 衛生巾 剃鬚膏
止汗/洗面/潤膚用品 食具 穩形眼鏡、洗眼鏡用品/眼鏡及盒
藥物 白花油 止痛藥 暈浪藥
保濟丸 感冒藥 維他命
膠布及急救用品
其他用品 相機、菲林、腳架 手提電話及充電器 萬用刀
水壼 杯/容器 睡袋、睡席
記事簿、筆 吹氣枕頭 雨具
密碼鎖 鬧鐘 棉花棒
字典 小計算機 指南針
地圖,書,車程表 證件相片 電筒
打火機 膠紙


問:如何面對語言問題?

答:我們總沒有可能懂得說所有的語言,但若能使用簡單的英語和普通話,無論在哪?都一定有助溝通。最重要的還是夠膽說,不要怕錯,反正沒有人會怪責一個旅客的語言說得不好。最好隨身帶備字典和紙筆,加上身體語言,一定能夠解決語言問題。

問:除了這些以外,還有些甚麼要注意?

答:自助旅遊不只是拿著地圖和揹著一個60L的大背囊,而是一種文化和一種學習過程。最令人討厭的旅行者就是那些帶著一副『我有錢,你管我!』的嘴臉而妄 顧當地文化、環境和居民的人。尊重當地文化,可以事先多點了解當地的風俗習慣;尊重自然環境,不要亂丟電池膠袋,和自備一雙筷子;尊重地方的本來面貌,拒 絕參觀或參與那些為賺錢而破壞當地文化和環境的地方或玩意等等。

從《藍宇》和《北京故事》開始──看華人同性戀世界




背景

由 關錦鵬執導的《藍宇》,不但帶來了十項金馬獎題名,更為華人同志電影帶來新的刺激。《藍宇》由網路小說《北京故事》改篇,背景是八十至九十年代的北京, 主人公捍東是個高幹子弟,憑著金錢、頭腦和手段在商界吃得很開,經濟和地位的優越讓他可以『買』到不同的性關係,男的女的都可以。另一個主人公藍宇是個從 東北到北京諗大學的窮學生,打算以身體換點錢。兩人的初次踫面,捍東就『買』下了藍宇的初夜。由金錢到肉慾到感情,經歷過分開和重逢,捍東發覺他對藍宇的 愛情已不能自拔。一段斷斷續續,經歷十多年的感情,於一次車禍?藍宇的離開而劃上句號。

電影版的《藍宇》和文字原著《北京故事》互相補足,細看之下,不難看到華人同志世界中權力的特別之處,當中不乏值得深思的地方。

同性之間的異性戀

電 影的主線是捍東和藍宇男男之間的愛情故事。故事中的藍宇是一個外表不俗的建築系大學生,獨立一人(特別是故事後期)時相當獨立、能幹,更惹來美麗女同事 的垂青(小說第二十八章),符合了社會上對一個男人,甚至是成功男人的條件。可是當他和捍東走在一起的時候,他立刻成為了嬌滴滴的一個女孩子。他害羞、溫 柔、專一、可以為愛情和情人犧牲自我,無一不是傳統賢淑女性的形象。在捍東被釋後吃飯的一場戲,廳內包括捍東的三個男人在喝酒猜枚,而藍宇則和嫂子兩個 『女人』在廚房準備晚餐,就連觀眾也以為自己是在看著兩個女人演戲。事實上,在整套《藍宇》中,如果將藍宇這個角色改成一個漂亮的女性的話(不漂亮的話不 會被捍東看上),實在毫無問題,同樣令人看得舒服,覺得合理。

異性戀霸權和社會定型

這段捍東和藍宇的同性愛,其實是複制異性戀的 霸權。觀眾看得如此舒服,大概是因為它迎合了社會對異性戀的價值觀:對一夫一妻制的維護(捍東在結婚時要和藍 宇分手,藍宇亦不願和另一女人分享捍東)、男人可以風流(捍東會以『男』的身份去尋找性的刺激)、男強女弱的組合等等。甚至在性生活?,女性化的藍宇亦是 被插入的一方,而陽剛味重的則是插入的一方。

這種將異性戀角色代入同性戀關係的處理手法,在華人電影中十分常見。《春光乍洩》(97,王 家衛導演)中的梁朝偉(男)和張國榮(女)、《喜宴》(93, 李安導演)中的偉同(男)和賽門(女),還有《神探磨轆》(94,張志成導演)、《金枝玉葉》(94,陳可辛導演)等。這或多或少反映了華人社群中同志因 異性戀霸權而作出的性別定型(Gender Stereotype)。在周華山的《後殖民同志》?,多次描述到同志們和他們身邊的人,自覺或不自覺地將於同性戀關係中的自己定性為『男方』或『女 方』。

華人普遍對男同志感到難以接受的原因之一是他們的身心的表現,直接衝擊傳統父權主義下的「男性形象」,更別說兩個陽剛味重的男性。 他們缺乏主流論述當中對 「男性」(Male)行為模式的期望,偏離社會的「常態」(Social Norm)。同樣的情況在西方的影片中較少出現,例如《本能(Basic Instinct)》和英國電視劇《Queer as Folk》,大概是西方大眾較能接受和想象兩個『男人』或兩個『女人』之間的愛和性。

然而除了性格以外,甚麼能左右一個人在同性愛關係中的『性別』呢?

金錢、權力與性

《藍 宇》中的捍東和藍宇的結識是建基於金錢之上的,捍東的心態是『嫖』──那時對他來說,嫖男和嫖女本來就沒有分別,反正都只是『玩玩而已』。憑著金錢和 經驗,他成為關係之中的主動者、宰制者、性愛?的插入者,即是社會論述?『男性』的角色。而他憑著主動、插入這些行為,再進一步加強他男性強者的角色。

除 了在電影中能看到華人男性的權力關係,權力關係亦與國際拉上關係。在周華山《後殖民同志》?,就有多次提及一些在西方已沒有市場的白人男同志(五十多 歲、醜樣、肥伴、大男人),在華人同志圈子?郤仍可不斷成功『覓食』。華洋組成的情侶,華人多以『妻子』自居,只因無論華人洋人,皆將東方人定型為陰柔、 女性化,並將異性戀的價值硬生生地套到同性的關係上。

華人同志可以走出衣櫃嗎?

西方十分強調走出衣櫃(come out from the closet)的好處,基於文化背景,常會為中國人不肯『走出來』而費解。關錦鵬本人是個走出了衣櫃的同志,他在戲中加插了一段小說中沒有的一場戲,拍得 相當有趣。戲中捍東帶藍宇回家過年,介紹給家人時,輕輕一句『朋友的弟弟』便將問題帶過去了。轉過頭來,捍東的姐夫大寧便提醒他勸勸在天安門的藍宇快點離 去。當中家人不說出口卻心中明白的處理方法,已是許多同志的寫照。華人同志要走出衣櫃,比起西方人更需要勇氣,因為家庭、婚姻和社會的壓力和宰制,並非西 方人所能領略。

家庭、社會、婚姻

《北京故事》比較細緻地描述了同志所要面對的壓力。捍東母親知道捍東交了男朋友,又哭又鬧;家庭 給了捍東傳宗接代的責任,使他認為『人大了便要結婚生 子』;妻子將藍宇看成流氓,勾自己丈夫的情敵;社會也毫不留情的將同性戀看成病態心理、愛滋病患者,並盡情予以打壓──社會對同性戀的不認識,變成了偏見 和定型,也令他們受到災難。這種恐同的心理(homophobia)到現在深未消失,但這種心理其實往往只因缺乏了解和認識才能繼續存在。

結語

『藍宇』其實是一部很簡單的愛情片,它的震撼在於它實在太簡單──同性戀的感情原來可以和異性戀沒有分別。看著藍宇和捍東的纏綿、爭吵、相擁而哭,聽著黃品源的『你怎麼捨得我難過』,似乎可以聽見導演在不慍不火的問道:我和你,真有甚麼不同麼?


參考資料:
1. 佚名,《北京故事》,http://lanyu.gstage.com/gb/before/novel.html
2. 周華山(1997),《同志論》,香港同志研究社
3. 周華山(1997),《後殖民同志》,香港同志研究社
4. 曾我部(2001),“藍宇/男語”《電影雙周刊#590》50-52頁
5. 《藍宇》網頁(2001),http://lanyu.gstage.com/,G Stage LLC

Image hosted by Photobucket.com

  凌晨兩點鐘。

  下雨的晚上,宿友都在攻佔四方城。肚子有點餓,於是獨個到景峰找點宵夜吃。出門的時候,雨已停了,所以沒有帶傘子出門,獨個兒踢著地上的積水,悠閒地 散步往景峰去。在金港吃了個魚蛋河,剛走出門口,卻發覺天又再下雨了。我沒有刻意去避雨,相反,竟有一種想被雨淋濕的衝動。我慢慢走,雨不大,灑在身上竟 能使人變得鬆弛。我嘗試回憶上一次在雨中漫步是甚麼時候,卻怎也記不起來--恐怕真是太久之前的事了。

  雨,總會勾起我的一些思緒。有一個女孩子,她說她很喜歡看雨,很喜歡聽雨點打在雨傘上的聲音。下雨的時候,她會想:要是能跟他一起看雨,那便好了。可 是他呢,卻從來沒有跟她一起看過雨,甚至,他根本大意得不知道她原來喜歡看雨。後來他和她分開了。直到他和她變成了朋友,他才知道她喜歡看雨的事,但她已 很久沒有再看雨了,他也再沒有機會和她一起看。雨,代表寂寞,她說。惟有和心愛的人一起看,雨,才會變得快樂。

  想著想著,發覺雨已經停了。沒有被雨淋濕,竟然覺得失落,還盼望天上密雲會把雨水降在我身上,讓我感覺一下,那種寂寞的遺憾美。


〔寫於零三年五月四日,嶺南〕

星期二, 1月 04, 2005

工人為什麼要加入工會?



   在香港這個資本主義社會,一切均以『自由經濟』掛帥,而『自由經濟』亦成為了政府漠視工人權益的檔箭牌。在政府重商人輕勞工的政策底下,工人的權益被看 成趕走資本的害蟲,故香港工人的權益一直被刻意地忽視,而工人和僱主一直都是處於極不平等的局面。勞工一方既缺乏基本保障如最高工時、最低工資等,更缺乏 集體談判權,即使能藉工業行動迫使僱主談判,勞工討價還價的能力始終是軟弱無力。

  事實上,正困擾香港的高失業率、貧富懸殊等問題,均 是勞工問題處理不當而引致的。當勞工不斷被剝削,工資一再被調低、工時一再被加長,他們同時亦被去 權 (Disempowered)。這種去權不只是經濟上的,而且是社交上和政治上的去權。勞工人工調低使經濟能力減弱,工時加長使他們難以建立社交網絡,而 這同時亦使他們無暇在政治上爭取相關的權益。勞工被去權,加強他們的不團結,亦讓政府和資本家更肆無忌憚地剝削勞工。失業人口增加、貧富懸殊加劇,就是這 惡性循環的特徵。

  如此惡性循環沒完沒了,在資本全球化的過程中,勞工會更缺乏討價還價的本錢,而惟有工會能改變這種情況。工會旨在團 結勞工的力量,使向資本家或政府爭 取時有更多本錢和更大成功的機會。與此同時,亦能於經濟、社交和政治上充權 (Empowerment)。經濟上,藉著工會的力量,能加強與僱主勞判的力量,使僱主不能輕易對勞工作出剝削,而在勞工失業時亦能作出協助。社交上,工 會提供一個廣大的網絡,擴大他們的社交圈子,亦能增加獲得勞工資訊的渠道。政治上,工會則能代表勞工在建制內爭取權益。

  歐洲國家如法 國的工會在國內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主要原因還是得到勞工的支持。香港的工會仍有一段當長的路要走,第一步,就是要得到更多勞工的支持,使 他們明白到工會對維護他們權益的重要性。始終,權益與黃金一樣,不會從天上掉下來,惟有同心協力努力爭取,才能見到成果。

《余純順孤身徒步走西藏》讀後感




『由內地到拉薩的陸路一般有五條,這就是聞名於世的被稱為“天塹”和“生命禁區”的川藏、青藏、新藏、滇藏和中尼公路...還從沒有一個旅行家能步行將這五條“天險”全方位走下來。換句話說,也就是至今還無一人將青藏高原全方位徒步走下來。』

余 純順,上海人,一九八八年七月一日開始他『壯行全中國』計劃。由一九八八年至一九九六年這八年間,他走遍了二十三個省、市、自治區,三十三個小數民族主 要居住點,總行程達八點四萬華里,直迫阿根廷人托馬斯的九萬餘華里的世界記錄。他也是全方位走完青藏高原的第一人,克服了五條天塹,闖過了一個又一個的生 命禁區。旅程中,他嚴格遵守徒步旅行的國際慣例,只要有路可走,皆實實在在一步一步地走。直到一九九六年,這位余秋雨以『壯士』相稱的余哥,終於稍事休息 ──或許是嫌這血肉之驅太礙事了──在羅布泊的沙漠上,他放下了這副臭皮囊,向我們不知道的地方繼續旅程。

孤身旅行八年,對很多人來說壓 根兒就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更遑論徒步旅行了。於是一些像『此人是不是腦子有病啊』的說話,『瘋子』『異端』之類的形容詞, 也責無旁貸地落在這孤獨的旅行者身上。余純順不屑於這種看法,對於孤身上路,他有他的一套。他說:『八年前的我早已死亡,走了八年,倒是由無知走向充實, 從浮躁走向穩重,從淺薄走向高尚。』在滔滔江溟、巍巍群山之間,被浩瀚無際的大自然所包容之時,財富、學歷、外表、榮辱得失又有何值得介懷的地方?最難得 到的,反而是心靈的自由和自主。

但不管是神山、聖湖,還是亞里無人區;不管那是最偉大的山,還是最澎湃的水,都不能讓一個人的心靈得到真 正解放,也難以令人擁有堅毅的性格和人道的操守。 因為真正令人成長的,不是任何一處地方,而是旅行的過程。余純順在西藏?的經歷是無可比擬的。和大自然的搏鬥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狂風、雪彈、嚴寒、 沙漠、鼠疫、野獸(不管是四隻腳還是兩隻腳的),還有那要命的高原反應,非得憑著充沛的體力、意志、理性、自知和運氣,才能克服過去。但余純順不是單為了 克服自然的,更重要的是他懂得去欣賞自然,去愛自然。這種接近道家的情操,使他面對著這片迷人的大地時,不只一次感動得無言以對。

無可置 疑,他是一個感情豐富的人,但最能感動他的卻不是浩瀚穹蒼,而是生活在大地上的悠悠眾生。或許是因為他出生在城市?,自小嘗盡人性的冷漠和醜惡,所 以對藏民的純樸善良性格,感受特別深。他在旅程?培養出來的悲天憫人的性格,也使他特別懂得欣賞,懂得珍惜,也勇於承擔。對於自己認為應付的責任,他從不 逃避,正如在他遇上那四個要去拉薩、徬徨無助的藏族少年時,沒有拒絕負起一個成年人應付的責任,帶領他們脫離困境一樣。

攀山涉水,餐風飲露,余純順終於完成了這本來以為沒可能完成的夢,征服了這『世界第三極』。看罷全書,掩卷而思,卻不禁將自己和余純順比較起來。

自 己也是個酷愛旅行的人,嚮往自己背著背包,拿著地圖和相機四處去。若說自己跟身邊的朋友的旅行方法有所不同的話,那就是自己不喜歡做一個典型的『遊客』 ──不喜歡拍站在建築物前擺出勝利手勢的照片、不喜歡逛紀念品店買紀念品、不喜歡由別人為我安排行程、不喜歡去機動遊樂場和主題公園、不喜歡一大班中國人 吵吵鬧鬧說著中文四處遊...我不能接受自己去完一處地方後,對這地方的文化歷史一無所知,甚至連自己去過哪?也不知道。這固然是因為自己的性格使然,也 或多或少是受了余純順的影響。

我也有過愛做『遊客』的日子,但卻愈來愈發覺這種『旅遊』並不是自己所追求的。大部份人都把旅遊看成一種娛 樂,和去卡拉OK、去的士高沒有多大分別(除了 較昂貴和感覺高級一點以外),但旅遊是否就只能是一種娛樂呢?若果旅遊比去卡拉OK更有價值的話,那麼那會是甚麼價值?旅遊除了純粹的娛樂外,還能有著甚 麼意義?

我們常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那其實就是將讀書和旅遊相提並論。古時年輕人出門去遊歷四海,看看大世界,見見世面,也 不叫旅遊,而叫『遊學』。 余純順的『旅遊』,一定不止於娛樂。對他來說,他的旅程除了是娛樂之外,更是學習、磨練,甚至是一種使命。他在享受旅程之餘,還『由無知走向充實,從浮躁 走向穩重,從淺薄走向高尚』。他的目標不是要到哪個名勝古蹟前,拍張到此一遊的照片;也不是為了買甚麼特產手信,好向別人炫耀;他的目標甚至不是要攀過哪 一座山、翻越哪一個嶺。他最珍視的是當中的過程,而這也是他堅持要徒步走中國的原因。他體驗了大自然的美麗和可怖,體驗了人性的美麗善良,也體驗了『兩腳 野獸』旳醜惡。這些經歷對他來說,比起『第一個走完五條天塹的人』這名頭,重要太多了。

站在山峰上眺望大地固然令人興奮,但若沒有當中的 過程,那麼這種美也不過是感官上的美,膚淺、虛無。坐在冷氣巴士上『感受貧窮農村生活』、大魚大肉之後去 『同情貧困的小孩子』,除了一剎的暴發戶式憐憫,還會有甚麼真正體驗?現代人太喜歡速成、太喜歡舒服、太著重形式,只求結果而忽略過程,旅遊如是,讀書也 如是。將書本生吞活剝,上補習課找貼士,為求過關而讀書,最終也沒有擁有真正屬於自己的知識。完成了一個課程,最大得著是『又解決了三分學分』,還是『我 真正學到了一些東西』?一張證書,竟然比起三年的學習生活重要,那不是太本末倒置了嗎?

自由自主,是每個人都想擁有的東西,可是人卻偏偏 在不自覺間把它們放棄掉。大社會的無形之手,包括它的價值、它的道德、它的習慣,有意無意地令我們自動放 棄生命的自主和自由。余純順能在旅程中學到生命高尚的情操,是他能把自己抽離社會的控制,決意去掌握自己自由和自主的結果吧?

我們大概難以像余純順那樣拋開一切,以旅遊來追求自由和自主。然而,若我們肯去了解和面對這隻『無形之手』,努力去找尋和認清自己的所需,我們不是仍可以其他方式來追求真正的自由自主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