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2月 02, 2011

皇后,你好嗎?

這也許本來就注定徒勞無功。皇后碼頭在2007年經歷了一場保衛運動,始終敵不過推土機,「發展」成今天那條沒多少車行的龍和道,碼頭則被拆成細塊,收入某處的貨倉內。早前城市規劃委員會在碼頭被拆四年後,討論原址重置的方案,好讓皇后碼頭、大會堂及愛丁堡廣場這個建築群重現,但這方案最終還是被否決了。政府規劃處則計劃在中環新海濱的九號及十號碼頭之間重置,恢復其碼頭功能。

到底是原址重置好,還是繼續可用比較好?這涉及對歷史價值的判斷。當然其實一早就不應拆,拆了之後,無論再怎做也難以恢復其原來的歷史價伹。

2007年被拆掉的皇后碼頭已是第二代,建於1953年,天星碼頭也因為填氣而被搬到旁邊。皇后碼頭面對著大會堂,中間隔著愛丁堡廣場,三者屬同一建築群。殖民地時代港督履新或皇室人員來港,會在皇后碼頭上岸,然後穿過愛丁堡廣場到大會堂,像徵著英國人在殖民地的管治權力。

同時,皇后碼頭和天星碼頭,也是許多香港本地的民間運動的起點,例如1966年的九龍騷動,起因就是蘇守忠在天星發生絕食,抗議小輪加價。還有保釣運動、中文運動,也和這兩個碼頭息息相關。也就是說,它既代表著殖民地管治者的權力,也代表了本土的民間反抗力量。當然,它更是中環這個寸金尺土的地段中,難得的可以讓人免費休憩吹海風的地方。

這樣一個建築,終於被拆了,城巿裡又少了一個為人熟識卻又盛載著香港歷史的建築。拆的人總是愛把「發展和保育平衡」掛在咀邊。其實發展和保育又有甚麼時間平衡過了?保育的,還不及發展的十分一,每天拆拆拆拆,甚麼時候又被「平衡」了?龍應台說過,歷史建築的價值,就等如老祖母手寫的日記本,「你會把祖母手寫的日記本拿去招標出售嗎?」

在把祖母的日記本煎皮拆骨之後,再怎樣弄,也沒有甚麼意思了吧。

(刊於《新Monday》#583)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