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2月 28, 2005

晨光世界觀:【回顧世貿會議】

28/12/2005晨光第一線(0755)

文字版:

如果要說2005年 對香港人最重要的國際事件,那麼第一位必定是剛在香港舉行的第六屆世貿部長級會議。香港雖然自稱國際都會,但我們對於國際的認識和參與,大部份都只是在災 難和賑災中出現,而世貿就為香港上了特別的一課。它的出現,令牛頭角順嫂也能對公平貿易、剝削、傾銷等等字眼啷啷上口,也令我們見識了國際級的抗爭方法, 可以說是大開眼界。

對 於我自己,這次的世貿部長級會議特別深刻,因為我不只透過了報紙和電視去了解這件事,更以民間記者的身份去參與整件事情。其實今次世貿部長級會議,除了主 流傳媒積極參與報導,更有不少民間團體,例如網絡電台、香港獨立媒體、錄影力量等等,以不同的手法包括聲音、文字、相片和影像,去參與事件及報導事件,希 望可以為市民提供一些主流媒體以外的觀點和觀察。

在 報導的過程中,我們民間記者做了很多讓主流媒體覺得『匪夷所思』的行為,例如和示威者一同遊行、跳海、三步一叩,甚至吃過水炮和催淚氣體,也和韓國的朋友 一同唱歌、吃飯、喝韓國燒酒,亦都見證了前線警察在超時工作和巨大壓力之下展現的緊張和暴燥。尤其是在我們讀到主流媒體以『暴民』去形容南韓的農民、以 『淪陷』去形容1217日的灣仔的時候,這些經驗,使我們更覺得民間媒體存在的重要性。民間媒體沒有政治壓力,也沒有商業考慮,加上互聯網和網誌Blog的 興起,使一向依賴主流傳媒去認識世界的我們,有更多的途徑去了解事情的不同面貌。到底,新聞是否一定要客觀?怎樣為之客觀?如果說新聞的呈現,其實都是經 過記者和編輯的選取之後才展現在我們面前,它又是否真的有可能做到客觀?我在世貿的經歷,令我更清楚明白,原來真相,未必就等同我們在報上所讀到、電視中 所見到的。而民間媒體透過互聯網,使新聞不再是單向的報導,讀者和作者能夠通過討論互相補足,反而能夠使真正多元和客觀的報導變得可能。

其實,香港的民間報導只是一個起步,在外國,民間媒體憑藉互聯網已成為一種可以與主流傳媒分庭抗禮的力量,就像南韓的ohmynews,現在已是南韓第六大的媒體。而在過去很多的事件,像是05發生的美國新奧爾良颶風和倫敦地鐵大爆炸,民間媒體和網誌就成為了重要的消息發放途徑。而香港的民間媒體,仍是在起步階段,而且仍有很多問題要解決,但可以預見的是:新聞將會回歸人民,而不再是主流媒體所能壟斷的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