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4月 27, 2012

政治失公信 謠言易氾濫


上星期的《新聞透視》,談到近期在香港出現的謠言或都巿傳說,特別是透過網絡和手機的傳播模式,並以早陣子熱話的「拐子佬」事件為例。我亦以一個曾參與其中者的身份受訪,及對之作出分析。

網絡手機發達 加速傳播

謠言或都巿傳說(Urban Legend),其實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都會出現。小時候應該都會玩過一個叫「以訛傳訛」的遊戲,一個消息一個傳一個之後,總會被加油添醋,一傳再傳之後便面目全非,「傳說」者,就是這個意思。

但不是所有傳說都能流行起來。可以流行的謠言,通常會符合兩個條件:模糊性及重要性。模糊性就是那些似是疑真的來源,例如那些「朋友的朋友」或「某某研究機構」,看上去似是非常可信,卻經不起考證或根本令人無從考證。

而重要性則是關乎當時的社會環境,如果傳言可以擊中巿民的關心,或附和巿民一些已認同的信念,即使無法考證,亦會被廣為流傳。就以去年的日本海嘯為例,巿民對於核能一無所知卻充滿恐懼,於是當有消息流傳,說有權威指出食鹽中的碘可以抗輻射,於是巿民在「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下,引發了「急性盲搶鹽」事件。

其實在網上不盡不實的傳言甚多,偶一不慎,便會成為協助傳播假、錯消息的幫兇。例如早陣子在網上流傳一張相片,其內容是指內地發生一宗奇怪判案,一小朋友路不拾遺,卻將拾來的錢交給一位冒認的失主;真正失主得知後竟向孩子追討,法庭竟又判孩子要賠償,而孩子父母則責怪小孩多事。網民看見當然不斷轉載流傳,並感歎內地法制離奇、人心不古。

內地法制和道德問題,當然是問題,但這個故事卻是假的——它只是一個虛構的電視劇的一個故事,正如我們不會拿《天與地》人吃人的故事,去證明香港人殘忍成性。

人心虛怯 對公信力失信心

傳言可以廣泛流傳,與社會情緒有最直接的關係。社會上人心虛怯、並對現存權威如政府、警方、傳媒失去信心,自然就會投向傳言懷抱,寧可錯信,不敢錯過。謠言氾濫,這正是對現存權力公信力的最大警號。

(刊於4月26日AM730)

星期二, 4月 24, 2012

喬裝


黃子華有名言:你落妝後我認得你,就叫做化妝;你落妝後我認不出你,就叫做「喬裝」。這世界人皆愛美,女士們打扮得漂漂亮亮,無論是為自己還是為悅己者容,都天經地義。只是化妝歸化妝,太over了,卻會弄巧反拙……

那晚在港島地鐵上,看見兩位年輕女士,容貌娟好──其實不太肯定,因為她們都化了個「行」妝,由頭到腳:負離子highlight、smoky eyes、粉底胭脂、鮮紅唇膏、黑色閃閃低胸背心、耳環頸鏈手鏈戒指、短裙加leggings、三吋鬆糕鞋,可謂重裝甲戰鬥格。但這些都還好,風格如此,雖不喜歡仍可接受,問題出在一雙眼上。她們一雙眼,長了長得畸形的睫毛,離奇長兼濃密,不自然地安放在本來就不算大的眼睛上。是的,那是假睫毛,因為地球上應該不會有生物長有這樣長的睫毛,除了駱駝。如果兩人不是為了登台,好讓山頂朋友也見到她們有眼睫毛的話,那另一個可能,是誤會了世人對眼睫毛的審美觀。

其實,睫毛長一點也許漂亮,但真的不是光長就好。正如身體其他部位,太長,就很難搞。

我不是人生教練或把妹達人,不知道45度法則到底有沒有用,但作為一個普通異性戀男人,卻知道過分誇張的打扮,會令我們卻步。姊妹們啊,請體諒一下男人的弱小心靈,當我們見到你濃妝艷抹卻fail時,腦海中無法不阻止(但愈阻止愈阻止不了)幻想你落妝後會是怎麼樣;而一想到這點,就會聯想到Hawaii夏蕙姨,然後……然後就再沒然後了。

所以,拜託,請至少收斂一下那雙假眼睫毛,拜託。

(刊於4月23日AM730)

星期一, 4月 16, 2012

教練


近期出現了一個很了不起的職業,叫「人生教練」。

教練聽得多,排球教練、足球教練及游泳教練,有個先決條件,就是要夠熟悉該項運動;而要令人信服,總需要有點資歷或資格,例如贏過甚麼比賽,或考過甚麼教練牌。簡單而言, 教練要夠專業,才能有教人的資格。

那麼人生教練,想來應該是個「Professional Human」了;在我心中有資格做人生教練的人,大概不出耶穌、佛祖、甘地和孔子幾位。他╱祂們著書立說、生命也夠大起大落,而且「聖人」的稱號都不是自封的,他們教你做人處世, 才夠分量。當然,他們不會自封人生教練這麼難聽的名稱。

除了這些真正神級的「Professional Human」,一些宗教領袖、或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人, 對生命大徹大悟,他們願意的話,也夠資格擔任「人生教練」。除此之外,自封為「人生教練」,實則教你溝女溝仔、並且努力吸水的,那是A貨教練,隨時愈教愈賤。

就像那將「剩女」叫「盛女」的真人s h o w 節目, 如吾友陳景輝所言,那些「人生教練」都像巿建局──先不斷地批評現在的你如何不濟,又老又殘又不美觀,所以才找不到男人;然後召來推土機,把你的個性特質全盤否定和推倒,再依照一些想像中的受男人歡迎的特質來重新「打造」另一個你。但這個你,還是你嗎?

這些人生教練企圖來的,是千人一面的倒模公仔。拿著一套「男人喜歡漂亮、溫柔、順服的女人」的天條,將其「門生」都內外整容變成同一個樣──至少在成功「賣」出去之前,都裝成這麼一個樣。至於個人本身的經歷、性格、愛惡和優劣,在教導和訓練之下,都變成毫不重要了。

千萬不要去找這些人生教練──這是過好的人生的第一戒!

(刊於4月16日AM730)

星期五, 4月 13, 2012

中港矛盾難解 「捨繁取簡」惹民憤


中港矛盾方興未艾,新一波有關繁簡體字之爭。

事緣將軍澳一家咖啡店被發現其餐牌只有英文和簡體字而沒有繁體字,於是網民群起投訴,咖啡店大概見過D&G的前車之鑑,亦從善如流並道歉更正。而網民亦四出訪尋其他使用簡體字而不用繁體字的私營機構,做「認字特警」是也。

網民成「認字特警」 尋民間例證

這個本來很簡單的行動,卻引發了一場不大不小的爭論。到底繁體字、簡體字,甚至英文及其他語言,應該怎樣使用才對?這個問題可分幾個層次,首先是公營和私營之別︰政府的標示當以繁體中文及英語兩種法定語言為主,自不待言;除非是針對特定群組,例如派發給內地新移民或南亞裔人士的小冊子,方使用簡體字或其他語言以達傳意之效。

  而對於私營機構,香港並不像某些地方如西藏,強制所有店舖必須有藏文店名;在香港商店確實有選擇使用不同文字及風格的權利,不在法例管轄之內。事實上香港亦有不少貴價餐廳只得法文或意大利文餐牌,甚被港人視為高格調而追捧(港產片《風塵三俠》就有一段連侍應也只說法文的爆笑橋段,片中鄭丹瑞更因此追到了周慧敏);亦有只招呼南亞人、菲印傭工的店舖,店內只使用中英文之外的語言溝通。而對於以上情況,香港人既習以為常,亦一般接受和尊重。

然而為甚麼簡體字會成為問題呢?其實香港人並不太介意店家在有繁體字的情況下使用簡體字,但對簡體字取代繁體字則感到非常反感,關鍵在於「取代」二字。

營商應具敏感度  須尊重港人

在香港這個一直以來以繁體中文為主的城巿,既要使用中文卻捨繁取簡,其原因自必是有奶便是娘,眼中只看到內地人和其口袋中的錢,所以一開口就是普通話、一下筆就是簡體字,把香港人視作透明。這未必算得上歧視,但其看不起本地人之意,躍然於只寫着簡體中文的餐牌上。

這與D&G事件雖有不同,但背後推動的情緒其實近似,皆是對商店待內地顧客卑躬屈膝、對本地人則不屑一顧的態度的反撲。商店雖有其自由,但既在這個城巿立足,亦應對之有基本的尊重,這種敏感度是香港社會對營商者的基本要求。

(刊於4月12日經濟日報)

星期四, 4月 12, 2012

彈指即至的公民社會寒冬


梁振英當選成為新任特首,公民社會多瀰漫着一股憂心忡忡的氣氛。無論是來自媒體、學術、評論、社運、政黨還是非政府組織的朋友,都對未來不敢樂觀,公民社會的寒冬似乎轉眼即至。

梁振英的作風固然是關鍵。他過去對社會運動多番批評,曾聲言要「制裁」,在城大任校董時的鐵腕手段,令人色變,而對媒體,他亦曾有不少向之施壓的往績,如早前廣告人畢明就有相關經驗。加上在選戰中出現的媒體奇怪事,例如《成報》竄改劉銳紹文章、《信報》老闆秘書接中聯辦電話等,亦巧合地都與梁扯上關係,不禁令人感到一種莫名的不安。

請認清摧毁公民社會的敵我

然而公民社會受的壓縮,已是一種趨勢,早在特首選舉前已經開始。5 名示威者被判監、多位學者和評論人被打壓、記者年內多次被粗暴對待,這是公權力和西環對公民社會的直接施壓和恐嚇,屬明刀明槍。而公民社會面對的另一種危機,則是對公共人物和領袖的「人格謀殺」,有人或透過各種黑白手套,或利用網絡抹黑和動員,悄悄摧毁社會上的公民社會和輿論領袖──律師都是賣港訟棍、政治人物都是投共政棍、學者都是蛋頭學棍、社運人都是暴力惡棍。短短一兩年之間,公民社會本來帶有的光環幾乎全被摧毁,不願打爛仔交的則寧願少出聲、少發言。另一邊廂,公眾討論減少,理性交流變成帽子互扣;而失去了討論的公民社會,亦漸漸失去了互相信任的能力,只剩下令人煩厭的互相攻訐,甚至文革式的批鬥。

如此或明或暗的內外夾擊,正是對公民社會最大的危機,加上今年是選舉年,恐怕情况更會變本加厲。公民社會的本質應是在公權力和金權力之外的制衡力量,以知識、組織和行動推動社會向前變革,防止政治經濟權力勾結膨脹。公民社會各部分被逐個擊破,則意味着公權力和金權力失去制衡,也意味着核心價值如人權自由法治的消失,公民權勢如骨牌逐個倒下。失去容易,重奪則萬倍艱難,循此路進,香港即踏上公民權利崩潰的不歸路,23 條重臨時亦將再無險可守。

希望是我過分悲觀,不然以現時情况,這個寒冬,恐怕彈指即至。我並非要提倡大和解大團結,在這種情况之下亦不可能,但希望呼籲身處這個時勢中的公民社會有心人:我們實在沒有再分裂的本錢,請認清摧毁公民社會的敵我,然後必須互相支持、互相連結,才能捱得過去。

(刊於4月11日明報)